
《为文学故事画插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文学故事画插图,了解插图艺术特点及创作插图的基本方法。 2、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插图的形式美感。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插图的知识和方法为文学故事画一幅插图。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形式,准确表现文学故事的经典情节。 学情分析:一般来说,学生对文学插图并不陌生,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早已或多或少地了解、接触过插图艺术,但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感性认识阶段。 教学准备:教具: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学具:绘画用具及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交流: 1、 让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所熟悉和收集的文学故事,同学讲解。 2、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绘画的形势来形象的再现出文学故事所给人的启迪呢? 3、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优秀的寓言故事插图作品。 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课件的展示,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兴趣。) 二、探究与学习: 1、基本概念:(课件显示) 插图在中国是对插图的俗称,是一种穿插在小说等文学书籍之中的画, 插图之所以单独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要体现出情节的发展,又要包含画家自身的理解.最终造就了插图的独特性。 插图分为图解插图和艺术插图两种。就造型艺术而言,插图是对文字起说明作用的图画。它起初原是为了装饰书籍,增加读者而创作的。随着书籍的发展与分类,插图形式也愈来愈多样,如文学、艺术、儿童读物等插图。但现在一般所说的插图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插图。这种插图是画家在忠于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经过构思和构画而创作出来的,因此,插图有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成为造型艺术的一个品种。 2、分析插图作品的内容及作用:(课件显示) 对故事、寓言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加以说明,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3、分析插图与作品的关系:(课件显示) 插图是对文字起说明作用。 4、出示一些与创作插图有关的形象资料,讲述插图作品的主体,要符合内容要求,人物的身份、服饰及配置景物应有时代特点。(课件显示)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帮助学生选择他们较为熟悉、内容健康的文学作品作为插图的表现对象,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表现与创作: 自由表现 依据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插图创作。 提示绘画步骤: A、熟悉故事,选出主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身份、服饰、所处环境和时代特征。 B、用铅笔定场景位置,用基本形画出主要的景物。 C、定出人物的位置,按人物的大小、前后关系定在画面上。 D、详细画出各部分。 E、分析插图颜色的运用,一般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决定的, ① 色彩与作品内容有密切关系,插图(创作画)色彩为表达主题而设。 ② 用颜色衬托主体形象,使其突出。 ③ 画面要有主要颜色,其他颜色起衬托作用。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电脑播放音乐,陶冶情操。) (设计意图:通过为文学故事画一幅插图,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 四、欣赏与评述: 将学生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大家相互欣赏、交流。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选择性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提高审美水平,增强评述能力。) 板书设计: 为文学故事画插图 绘画步骤: 1、熟悉故事,选出主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身份、服饰、所处环境和时代特征。 2、用铅笔定场景位置,用基本形画出主要的景物。 3、定出人物的位置,按人物的大小、前后关系定在画面上。 4、详细画出各部分。 5、分析插图颜色的运用,一般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决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