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39242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4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单元,课时,第一,组成,课题
  • cover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能够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由此推断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初步认识氢气的性质,学习氢气的验纯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组成的研究,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是如何研究物质的组成,从元素的角度认识物质。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初步学习对实验进行有序观察、规范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现象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3)能够说出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宏观变化过程中微观分子、原子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等观念。 (4)通过模型化的方式用微粒的观点去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渗透学科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探究水的电解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水的分解过程。 三、实验准备: 试管、烧杯、酒精灯、简易启普发生装置、水电解器、学生电源、木条、火柴。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化学史引入,体会科学家们的求知精神。 [引入]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空气的组成,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水的组成。水是一种元素吗?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点燃,发现出现了液滴。同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与“易燃空气”混合点燃,确认所得液滴是水。 这两个实验本来已经揭示出水不是一种元素,可惜两位科学家受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误认为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一年后,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分解水。得出了“水不是一种元素”的结论。那么,水究竟由什么元素组成呢?研究物质的元素组成:现象→事实→分析→结论。今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探索水的组成。首先,我们从氢气的燃烧开始探究。 教学环节二:模拟氢气的燃烧生成水实验,为后续实验做铺垫 [演示] 排水法制取氢气 [讲述]这是一套制备氢气的装置,请同学们根据氢气的收集及放置方法,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讲述]由于氢气是可燃的气体,当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演示]检验氢气的纯度。 [学生]对比观察实验现象,掌握氢气验纯的方法。 [演示] 实验4-5,点燃氢气,引导学生观察氢气燃烧的现象,简单说明氢气燃烧火焰颜色有差异的原因。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做笔记和划书。 [讲述]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1.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估计是什么物质?你的依据是什么? 2.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并回答] 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该物质是水,因为烧杯内壁有水珠。发生了化学变化。 [设问]你能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吗? [学生]根据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 一、水的生成(氢气的燃烧) 氢气+ 氧气 水 [讲述]该实验为揭秘水的组成奠定了基础。一年后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分解水,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教学环节三: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体会实验现象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探究实验]电解水实验 [讲述]这是一套电解水的装置,两个玻璃管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玻璃管里装满水,由于电解水需要一定时间,我们先接通电源,再阅读课本P80的实验探究2min,明确本次实验目的以及需要记录的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P80的实验探究,明确实验目的和需要记录的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