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39244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16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第四,组成,课题,单元,全册
  • cover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1.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2.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 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课题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实验准备】: 带导气管的氢气球,小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电解用水、水电解器、直流电源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入:P PT展示几种氢气球的图片,并展示买来的氢气球,引发学生兴趣。 提出问题:气球里到底是什么气体呢? 学生猜想:氢气, 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是氢气? 学生回答:氢气密度小,所以往上飘。 引导学生要化学的角度去分析。 学生谈论回答: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并验证生成物。 讲述: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演示实验】:从氢气球中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进行验纯。让学生注意听验纯的声音。再用排水饭收集半管氢气,倒放着把水放出,再进行一次验纯,让学生体会爆鸣声。 引导学生总结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3)验纯方法:如图所示。 (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4)未来的理想能源(为什么?) 制备来源广泛,热值高,没有污染 PPT展示:总结我们学到的有关氢气的性质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并展示。 PPT展示:氢气的性质,验纯方法。 引导:这节课题是水的组成,为什么讲氢气呢?先来看一点小资料。 二、水的组成 PPT:《国语》中的《郑语》里明确地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同时还提出不同的物质元素在一起,方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如果只是同一物质元素,那是产生不出新物质的。可见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之一。既然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 PPT; 小资料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燃,发出震耳的爆鸣声,玻璃瓶内壁出现了小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上述实验实际已经揭示出水不是一种元素,但两位科学家受错误观念影响并没有得出正确结论。一年后,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 我们也来沿着历史的脚步重新体验一下发现水的组成的过程。 【演示实验】 简单介绍水电解器,并演示实验: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含有2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让三个不同的学生上台读出数据,并记录。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现象。 1.现象:(负氢———父亲) (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