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5766

5.劳动>>古诗二首《题西林壁》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143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劳动,古诗,二首,题西林壁
  • cover
学 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授课教师 课 题 《题西林壁》 课时 一课时 课 型 导学+展评 学习 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学习 重点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 难点 1.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学习 准备 熟读古诗,按要求做好预习。 预习 导学 一、给生字注音。 缘( )庐( )壁( )峰( ) 二、辨字组词 碧( )领( ) 测( ) 庐( ) 壁( )岭( ) 侧( ) 芦( ) 璧( )铃( ) 恻( ) 炉( ) 三、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画出诗的节奏,并读一读。 四、解诗题: _____ 【知识链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一、预习检测。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探究点一:学文悟情(小组合作完成) ?1.我会读(展示读) 2.我会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_____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是:_____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_____ 探究点二:品味明理 1.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 2.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 _____ 【温馨提示】 【问题生成】 测评 反馈 一、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在远处_____,在近处_____,在高处_____,在低处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二、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 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 _____就要_____。 【整理收获】 教后 反思 审阅签字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