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对称形》 (人美版 小学美术 第五册)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巧用对称形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美术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本课在设计上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事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因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之间双向的互相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我校美术课堂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建构,这节美术课中的巧用对称形与劳技学科、品社学科相联系,通过已学会的技法在美术课堂上巧妙的运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通过巧用对称形创作作品,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3.《美术课程标准》阐明3-4年级学生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应达到的标准是:“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2.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巧用对称形》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五册第17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课在整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册:《小彩灯》第二册:《给瓶子穿彩衣》第三册:《花衣服》《百变团花》第四册:《彩蝶》《剪对称形》第五册:《巧用对称形》 《拨浪鼓》第八册:《虎头装饰》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对称知识是二年级所学内容,是《剪对称形》的一个延伸。这节课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用品的装饰中去。对于以后所学的《拨浪鼓》《巧用纸袋装扮自己》《月饼盒的设计》《做彩灯》奠定了从平面到立体装饰的基础。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过《百变团花》《剪对称形》,对于对称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剪好的对称形装饰在什么物品上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放在对称形的运用和装饰上。3.教学方式(1)通过拼贴对称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了解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3)小组讨论,学会如何巧用对称形。(4)通过作品的对比,学会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轴对称特点,明白轴对称的概念及对称形式的美感。过程与方法:会剪对称形,能够巧妙利用对称形设计、装点生活。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提高对生活物品的美化和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巧妙合理、富有美感地运用对称形进行设计。教学难点:有所创新地巧妙利用对称形,体现装饰的美感。 4.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5.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完整图案的一半,另一半在你们的课桌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看看你们手中的图案,与黑板上哪个图案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案。讨论结束后,组长负责将另一半贴到黑板上。学生猜想并回答。2.哪个小组说说,为什么认为这俩个部分放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图案?它有什么特点?学生猜想并回答揭示课题:巧用对称形 学生思考总结对称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