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12687

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3课 歌曲《踏雪寻梅》

日期:2025-01-0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5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3课
  • cover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语言精炼、表现诗情画意的抒情歌曲。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2/4拍子,大调式。歌曲第一、二乐句旋律质朴清新,描绘了雪过天晴、腊梅怒放、作者骑着驴儿伴随着丁当作响的铃声,悠然自得地经过白雪覆盖的小桥,形象的点明了踏雪寻梅的主题。第三乐句以象声词“响叮当”模仿毛驴脖子上的铃儿在行进中发出清脆明快的响声,旋律轻松跳跃。第四乐句与第一、二乐句相呼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给我们展现了一副雪后天晴,踏雪寻梅,吟诗赏景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意境美和音乐美。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本节课所学内容为古诗词歌曲,歌词意境优美,旋律清新流畅,速度适中,所涉及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本节课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的意境,积极有效地参与歌曲演唱、表现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歌曲意境美和音乐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表现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2、 感受歌曲的节拍及旋律特点,认识顿音和连音符号,唱准歌曲的两处前半拍休止;并能够运用打击乐器参与歌曲演奏。 ⒊ 通过欣赏,律动、歌唱等多种参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弱起拍的演唱及歌曲中力度的表现。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通过教师的语言、多媒体教学课件、微课等方式来营造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进去到歌曲表现的赏梅的情境。 循序渐进法:将本节课所涉及的音乐知识技能分步教学,层层深入,从整体感知到分段 学法: 聆听感知法:通过多次的变换方式的聆听,充分的感受和熟悉旋律。 律动体验法:通过音乐律动,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等方式来感知、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双响筒、碰铃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律动。(背景音乐《踏雪寻梅》) 同学们喜欢这段音乐吗?刚才我们以舞蹈的方式参与了这段音乐的表演,下面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老师带来的小乐器来参与音乐的表演之中,谁愿意来试试?(教师出示碰铃、双响筒) 学生活动:先尝试用碰铃来为歌曲伴奏,再尝试用双响筒来为歌曲伴奏。 2、情境导入: 优美的音乐声吸引了一位客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干什么呢? 观看动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教师:哪位同学能够模仿出里面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呀?这个声音的特点是怎样的? 听一听,老师是怎样表现铃铛声的?(教师按由弱到强表现) 多媒体出示节奏谱,教师按由弱到强的力度来表现学生模仿。 认识渐强、渐弱记号。学生按力度记号来表现。 二、节奏及旋律铺垫练习。 教师:刚才我们表现的是生活中的铃铛声,下面请同学们聆听老师用音乐表现的铃铛声,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弹奏乐句,学生聆听)。 音乐表现的铃铛声有了高低的变化,更加的动听了,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唱一唱。(唱谱一次、唱词一次) 学生;再次聆听教师演唱一次,说一说是用连贯的声音还是跳跃的声音演唱的?认识顿音记号。 学生跟琴声用跳跃的声音演唱一次。 教师:伴随着悦耳的铃声,主人公悠闲的骑驴赏景。忽然闻到了桥那头传来淡淡的花香,于是赶过桥去看个究竟。终于找到了花香的源头是一片片梅林。(多媒体展示梅花风光)师旁白:他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梅花的香气清雅怡人,他在梅林间留恋忘返,彷佛要把这花香和美景永远留在心中,多美的意境啊!音乐家刘雪庵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了这么一段优美的文字。 二、歌曲教学 (一)整体感知歌曲 1、请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