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立的折纸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可爱的小猪、神气的小鹿、英俊的小马、笨重的大象、天真的企鹅……这些动物是小学生心中童话王国的嘉宾。利用身边随手可及的材料加以立体表现,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画法等,使纸做的动物站立起来、漂亮起来,这是完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好美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怎样让动物生活得更愉快,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小学生思考得较多的问题。只要激发小学生这种良好情感与表现欲望,就能让小学生较好地去合作表现立体的折纸动物,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平面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研究与实践动物站立的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根据多种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和制作。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彩纸、卡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蜡笔等 (教师)课件、各种动物图片资料、纸折动物实物若干、剪刀、固体胶、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一、猜图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喜欢) 现在郑老师要考一考你们: 1、猜一猜:这些是什么动物? 2、 说一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教师小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雕塑家们也很喜欢表现各种各样动物,你们看! 二、展示雕塑图片 傅维安先生的铜雕作品《家园》,表现的是三头牛组成了一个亲密无间的家庭。 雕刻家周国祯先生的陶塑作品《疣猪》。他运用的是打泥板卷筒的方法,做出的作品给人一种完全没有雕塑成型的感觉。 著名女雕刻家王合内的铁铸作品《小鹿》,等等 1、说一说:看了雕塑家雕塑的动物,你有什么感受? 2、找一找:这些雕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提示:都是四肢着地站立着的) 3、揭示课题:《站立的折纸动物》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站立的折纸动物》 郑老师也想学一学雕塑家们。我就用一张彩色纸制作站立的小动物。请你们来动动脑筋: 三、学习新授 1、出示彩纸想一想: 怎样让一张彩色纸站起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2、踊跃试一试: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使纸立起来,如折、卷、团等 教师补充,折一折(如:对折、二折、三折等。) 3、出示作品:站立的鳄鱼等 郑老师就用这些折法做了好多站立的小动物,想不想看?掌声请出它们! 想一想:以小鳄鱼为例,思考这件作品是怎么做的? 说一说: 你觉得可以分几步完成? 教师示范:小鳄鱼制作步骤 折一折:将纸竖幅对折,连接处朝上摆 画一画:接着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尽量在纸张上设计出最大的动物图形。 想一想:展示开口朝上摆放而画完的作品,这样画可不可以?为什么?得出结论:剪成两半的失败的作品。 剪一剪:剪出动物的外形,剪时要注意留好背部的连接处 贴一贴:给剪好形状的动物形象贴上花纹图案,进行美化。 说一说:归纳小结制作过程和步骤 1 折 2 画 3 剪 4 贴 看一看:欣赏各种站立的折纸动物,构思创作。 小朋友们,你学会了吗?开始动手吧 四、制作表现 1、作业要求: 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动物。 2 、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小结。 1、 评一评:谁的作品既可爱又站得稳? 2、 说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3、 延伸与拓展:下节课继续制作各种折法站立的动物,请同学们准备好材料。 欣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