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拉手好朋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了解手拉手剪纸的方法。 2、通过研究探索,启发运用对称的方法,表现相连的动物、人物,并用学过的只是对手拉手的作品进行装饰。 3、通过剪纸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用剪、折、添花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纸人。 教学难点:学会看剪纸步骤图,剪出手拉手的人物或动物。 教材分析: 孩童时期的友情真挚无比,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有时比家人还多,他们能清楚地了解朋友的性格、兴趣爱好。把好朋友之间的感情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孩子们乐意的事。 剪纸,是一种用纸剪出各种形象的民间艺术,有着小巧精致的形式、淳厚朴实的民族风格和丰富深刻的内涵,受到民间老百姓的喜爱,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是《剪花边》教学内容的又一次提升。教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对连续纹样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连续对折、绘画、剪纸以及装饰等方法,表现“手拉手”的人或动物。 教材从欣赏传统的山西剪纸《拉手娃娃》入手,结合大量优秀范例的欣赏,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引导学生学会看剪纸步骤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剪纸、体验剪纸活动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听课笔记 魔术导入 1、教师活动:“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变个小魔术,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 2、展示魔术:画面展示,话外音:一个晴朗的假日,小花同学拿着一根绳子来到草地上练习跳绳,跳着跳着,觉得一个人跳有点没意思了,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拉出两个、三个,依次变出手拉手的四个小女孩。 3、提问:老师的魔术有趣吗?这个魔术运用到一个很重要的道具———拉手娃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重要道具的制作。 4、出示课题《手拉手好朋友》。 深入探究 探究步骤: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从信封中拿出小纸人,小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小人是怎样制作的?需要哪几个步骤?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由小组长汇报。“折、画、剪”三步。 出示板书:①折 ②画 ③剪 探究折: 教师活动:我相信“折”这一步一定难不倒同学们,请一位最有信心的同学来尝试一下。 他折得对吗?他是怎么折的? 学生活动:观察交流,并学会折法。 教师总结:所以我们折的时候要注意,出示板书“短边对折两次”。 探究画:刚刚我们学会了折,接下来来研究研究画。 连接点教学 教师活动:出示3张作品图; 问:我们要的是怎样的作品?(B) 教师活动:有三位小朋友把折好的纸画出这三种样子,哪一张图才能剪出我们要的作品呢?(2) 教师活动:为什么是第2张?它和图1图3有什么区别?【放大镜功能】 学生活动:手突出去了。 教师引导总结:所以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要连接的两端要画出头。 出示板书“两边画出头”。 紧密连接教学 教师活动:出示一个道具(手很细的拉手娃娃),这个娃娃问题出在哪? 学生活动:手太细了,很容易断。 教师活动:如何能让拉手娃娃更紧密? 学生活动:把手剪粗一点。 教师活动:除了手,还可以让别的地方连起来吗?(教师可以拿着道具示范,脚相连) 学生活动:脚相连或头发相连等。 总结复习 教师活动:出示小猫选择题,哪一个是正确的画法呢? 学生活动:选出第四种 教师活动:可以画拉手的小人,也可以是相连的小动物。 3、传授剪 教师活动: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把主体物剪断。 出示板书:不要把主体物剪断 微课总结示范 教师活动: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制作拉手娃娃的重要步骤是:1、折;2、画;3、剪;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微课来看看制作过程吧。(出示微课) 探究装饰方式 教师活动:拿出两组作品,一组装饰,一组未装饰。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