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安全标识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围绕 “安全标识” 展开,面向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对生活中的安全标识有初步接触,但缺乏系统了解。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安全标识、分析其图形符号、色彩和形状特点、尝试设计简单安全标识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安全标识的重要性,掌握其基本设计元素,培养安全意识和艺术设计能力,让学生明白艺术设计与生活安全的紧密联系,为在生活中正确识别和运用安全标识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 文化理解:了解安全标识在公共场所的重要作用,知道其图形符号、色彩、文字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认识到安全标识与生活安全的密切联系。 2. 艺术表现:识别常见安全标识的图形符号、色彩(红、黄、绿、蓝)和形状特点,能说出不同颜色和形状所代表的含义,尝试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表现安全标识。 3. 创意实践:结合生活场景,运用所学的安全标识设计元素,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安全标识,培养观察和创新能力。 4. 审美感知:感受安全标识设计中图形、色彩搭配的简洁明了之美,体会其在传递安全信息时的直观性,提升对实用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安全标识的图形符号、色彩和形状,知道不同颜色(红、黄、绿、蓝)和特定形状(如带斜杠的红色圆圈)所代表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安全标识的设计与生活场景的关联,能用简洁的图形和恰当的色彩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简单安全标识。 教学准备 1. 教具:常见安全标识的高清图片(如禁止烟火、紧急出口、当心触电等);不同颜色(红、黄、绿、蓝)的色卡;安全标识图形符号与含义对应表;安全标识设计步骤示意图。 2. 学具:每人 1 套彩笔、1 本素描本、1 把直尺、1 块橡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安全标识的公共场所短视频(如学校走廊、商场、马路等),提问:“同学们,视频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标志,你们认识它们吗?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 引出主题:展示几个典型的安全标识(如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灯标识,禁止烟火标识),说:“这些在公共场所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的标志,就是安全标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安全标识的知识,一起探索它们的秘密。” 观看短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出自己认识的安全标识及其大概含义。 观察老师展示的安全标识,对 “安全标识” 有初步的概念。 通过生活情境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全标识在生活中的存在,自然引出课题,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讲授新课 认识安全标识的图形符号: 展示禁止标识(如禁止烟火、禁止攀爬)、警告标识(如当心触电、当心坠落)、提示标识(如紧急出口、急救站)等,提问:“这些标识上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让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符号的简洁性和直观性。 了解安全标识的色彩含义: 出示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色卡,结合具体标识讲解:“红色像我们看到的红灯一样,表示禁止、停止、危险,比如禁止烟火标识是红色的;黄色像警示灯,提醒我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像当心触电标识是黄色的;绿色表示允许、安全,紧急出口的标识就是绿色的;蓝色表示指令,比如必须佩戴安全帽的标识是蓝色的。” 分析安全标识的形状特点: 展示带斜杠的红色圆圈的禁止标识,说:“这种带斜杠的红色圆圈专门表示禁止做某件事哦。” 再结合其他形状的标识简单介绍。 示范简单安全标识设计: 以 “禁止触摸” 为例,在黑板上示范:先画一个红色的圆圈,在里面画一只小手的简笔画,然后在圆圈上画一条斜杠,说:“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不能触摸啦。” 观察不同类型的安全标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符号的样子和带给自己的联想。 对照色卡,认真听老师讲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