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24356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5.1.3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教案

日期:2024-05-1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44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5.1.3,种群
  • cover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种群的概念 2、说出种群增长“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3、了解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对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指导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曲线的对比与分析,学会运用图像和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悟到科学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以及防治有害生物的指导作用 能感悟到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群的概念及种群增长“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量变化规律 难点:种群增长“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量变化规律 三、课前准备:PPT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述了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意义。种群的数量变化是《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内容处理上采取了力求通俗、分析实例、联系实际的方式,在介绍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时,避开了复杂的数学公式等内容,以使这部分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接受水平。 五、重难点突破 在进行什么是种群的教学中,学生能从文字上理解概念,但对同种生物的理解存在困难,会认为同一区域内的所有的一个类群的生物是种群,为此需要通过对一系列例子的判断,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关于第二部分《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教材以对比分析的形式,揭示了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如先从“J”型个体增长曲线的解释再推导到“S”型个体增长曲线的分析与解释,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两种曲线变动中的关系和内在联系。由于这部分知识是以数学模型方法的形式展现的,学生比较陌生。解释时,要将曲线分段描述,并要体现所蕴涵的生物学含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我国推广的休鱼期及对松树林害虫控制的方法,促使学生认识人类掌握了科学知识后又为人类服务的实际意义。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出示长江刀鱼、松墨天牛的图片、文字,对于长江刀鱼,我们希望它的数量能增加,成为寻常百姓餐桌的美食,对于松墨天牛,我们希望它的数量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来指导 观看尝试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带着思索进入课堂 种群的概念 出示火烈鸟图片,引出种群概念,指导学生阅读书本2、解析种群概念:一定地域、同一物种、所有个体3、出示图片,请判断:以下哪一张图片中的生物是种群? 阅读书本听讲判断 引导学生理解种群概念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出示资料:澳大利亚野兔种群、美国一岛屿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变化2、问: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在坐标轴上画出来的话,这个曲线像哪个英文字母?这两个种群数量为什么会不断增长?种群数量在增加的过程中,有出生的,有死亡的,出生数和死亡数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3、总结:“J”型曲线是资源无限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种群中个体的出生数会大于死亡数。4、讨论: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成灾,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抑制野兔种群数量的再增长,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这个种群的数量是否会持续不断增长?为什么?5、出示资料:高斯的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塔斯马尼亚岛的绵羊种群数量变化,及曲线图,问:这样的曲线像哪个英文字母?6、总结:“S”型曲线是资源有限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种群中个体的出生数会接近于死亡数7、解释: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称为K值,在2/K,是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 阅读资料思考回答听讲讨论回答阅读资料,思考回答听讲听讲 通过资料阅读,能提升阅读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能解释种群数量的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