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38285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单元 恐龙时代

日期:2025-09-2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02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单元
  • cover
《恐龙时代》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规划 明确单元 单元来源 上教版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 单元名称 动物天地 根据单元教材版面内容,本单元属于泥塑单元。 确定内容 与泥塑相关的《教学基本要求》小学阶段(三至五年级)要求与内容分别是: 1.理解陶泥易于塑造,可雕刻等特性,学会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泥团捏塑、围卷成型、支架造型等泥塑技法。 2.能根据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法和工具进行制作,并用叠加、压印、刻画等方法丰富细节。 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是: 1.学会用泥片卷曲成型、支架造型等泥工技法,制作动物立体造型。 2.用叠加、包裹、连接等方法表现动物的细节特征。 (三)确立主旨 用泥片卷曲成型和支架包裹的泥工技法表现动物的立体造型和细节特征的能力。 二、教材教法分析 流程图 说明: 1.以往学习基础: ⑴初步学会用团、搓、捏、压、接、窝等基本技能制作泥点、泥条、泥片等。 ⑵能够根据物体特点捏塑形象。 ⑶能用叠加、压印、排列、组合等方法进行装饰表现。 2.预设教学方法 ⑴欣赏法:动物的造型和特征 ⑵体验探究法:泥片卷曲成型、支架包裹的泥工技法表现动物的立体造型。 ⑶分析法:用叠加、连接等泥工技法表现动物细节特征。 3.能力导向 ⑴学科能力 ①观察动物造型和特征的能力。 ②用泥片卷曲成型、支架包裹表现动物立体造型的能力。 ③用泥工技法表现动物细节特征的能力。 ⑵通用能力 ①观察与发现动物的造型和特征的能力。 ②比较与探究表现动物立体造型的泥工技法的能力。 ③表达与交流用泥工技法表现动物细节特征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和恐龙的结构和特征;学会用泥片卷曲成型和泥块包裹支架的泥工技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叠加、捏、连接等泥工技法,表现动物特征。 四、单元活动设计 五、评价设计 流程图 六、教学资源设计 《恐龙时代》 教学设计思路 流程图 说明: 1、与泥塑相关的《教学基本要求》小学阶段(三至五年级)要求与内容分别是: ⑴理解陶泥易于塑造,可雕刻等特性,学会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泥团捏塑、围卷成型、支架造型等泥塑技法。 ⑵能根据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法和工具进行制作,并用叠加、压印、刻画等方法丰富细节。 2.以往学习基础 ⑴初步学会用团、搓、捏、压、接、窝等基本技能制作泥点、泥条、泥片等。 ⑵能够根据物体特点捏塑形象。 ⑶能用叠加、压印、排列、组合等方法进行装饰表现。 3.确定教学内容 用支架造型的方法表现恐龙的造型和特征。 4.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及基本结构,初步掌握运用泥块包裹、泥片叠加的方法塑造恐龙的形象,学会运用捏、压印、连接等泥工技法表现恐龙的细节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的外形特征;在交流与探究中,学会用支架包裹的方法捏塑恐龙的造型;在观察与示范的过程中,学习表现恐龙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泥塑恐龙的曲线美和力量美,体验泥工制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知识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塑造的能力。 5.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恐龙造型的捏塑 教学难点:恐龙特征的表现 6.设计作业内容和要求 作业内容:运用支架包裹的方法,捏塑出具有恐龙特征的恐龙形象。 作业要求:1.捏塑出恐龙的造型 2.表现出恐龙的特征 7.设计活动内容环节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师生交流恐龙知识 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探究支架的制作方法 了解恐龙的造型特征 探究支架包裹的方法 学会泥块包裹、泥片叠加的泥工技法 对比分析学生作品 学会用叠加、捏、连接等泥工技法表现恐龙细节特征 8.确定评价内容 评价类型 评价内容 评价维度 过程性评价 发现恐龙的基本结构 学业成果(知识) 乐于运用泥工技法捏塑恐龙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