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的手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低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 2013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3 年11 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理念下,本教学设计体现三个方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体验,认识我的手,表现我的手,进行手的联想。 凸显美术课程的视觉性———设计与学生熟知的视觉元素,调动学生元认知,从多角度认识了解自己的手,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践行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表现的环节,在动手、动脑的广泛、深入参与过程中启发学生想象由表生成有创意的手形元素的新形象。及里的教学环节展开,为展现学生创意层层铺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达创意。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本册书中的《图形变变变》、《变脸的太阳》联系紧密,都是在观察、概括外形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课通过儿童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的结构和外形特点,通过用多种材料留下手形,体验造型表现的多种艺术形式。在手影游戏的活动中,引发学生大胆联想,通过动手表现创造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认识手的重要作用,了解以手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珍视优秀文化遗产。本课为学生提供多种媒材和不同创作方法的作品,拓展学生对美术表达形式的认识。 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动手实践,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手的重要性有一定的理解,对线条的使用和美术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敢于大胆的想象创造,但是对手形的联想和表现的方法需要启发和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掌握、表现我的手。 教学方式:讲授式、体验式、实践式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水粉色、盘子、水写布、喷壶、水彩笔、纸等。 技术准备:电脑多媒体、背景音乐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了解手,知道手对自己的重要作用, 学习表现手的各种方法,运用手的各种姿态大胆联想,启发形象再创造, 并用线条、色彩的美术语言进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术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学习观察方法,通过欣赏、尝试、演示等学习表现手的方法,通过游戏、交流、作品分析等启发思维大胆进行创意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了解认识自己的手,树立学生勤劳动讲卫生的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想象创作的基本方法,用线条色彩装饰美化。 教学难点: 以手的不同姿势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新形象,表达内容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 体验区 )9、我的手 美丽的手 魔幻的手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比重 时间 1 2 4 2 2 4 20 5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你的手能帮你做什么? 老师:手会说话你相信吗? 老师做手势。 2、手语表演 我们的手不仅能做事还能表达,‘我爱你们’是聋哑人的语言。 今天我们学习9《我的手》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认识手 看看自己的手,什么样子? 课件:手X光片 小结:人的手势地球上所有生物中最灵活的,这张是医学的X光片,手由指骨、掌骨、腕骨组成,一共有27块骨头,14各关节组成。所以我们的手那么灵巧。 2、体验赏析 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 小结:这种方法几千年以前古人就采用了,你们想看看吗? 在阿根廷平图拉斯河山洞的岩壁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