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13001

教科版(2001)科学 六年级下册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11-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53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科,教案,变化,白醋,小苏打,下册
  • cover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六下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4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孩子们知道多种物质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物理变化。该课不仅让孩子知道小苏打与白醋放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变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寻找证据验证是否有新物质产生,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那是否该课所设计的探究活动能达成这样的 目标呢?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小苏打与白醋各有什么特点;观察在玻璃杯内倒入三匙醋然后加一匙小苏打的现象;探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仔细分析,这三个活动相对比较独立,结构性不强。我们可以按教材设计让学生研究气体,也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探究留下的液体还是不是白醋。通过活动,不仅掌握小苏打与白醋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养成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主动对现象进行解释等科学品质,同时运用实证意识证明杯中的液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白醋,从而对“化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通过前面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对观察到的现象能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孩子们通过本单元前三节课的学习,对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类型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变化?这需要孩子寻找证据,从而证明这是化学变化。如果把重点放在研究产生的气体这种新物质上,当然可以,但我们发现孩子对如何去观察研究气体没有基础,认知及技能两个方面都如此。所以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活动更多的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观察活动,凸显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孩子们观察到小苏打与白醋在一起会产生气泡,于是便想,再加小苏打或白醋它们还会产生气泡吗?不断地加是不是可以不断地产生气泡呢?这相对比较符合孩子们的特点,同时也比较适合孩子们进行自主探究,所以把活动的重点定在杯中的液体已经不是原来的醋,而是一种新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小苏打遇到白醋产生的气泡是一种气体,杯中无色透明的液体并不是原来的白醋。像这样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是一种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小苏打与白醋及两者放在一起产生的现象,归纳出小苏打遇到白醋会产生气泡,白醋遇到小苏打也会产生气泡这一性质; 2. 通过检测哪杯透明液体是白醋及小苏打溶液,强化小苏打遇白醋会产生气泡这一性质; 3. 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等方法,对气泡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2. 对现象进行解释需要讲实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杯中的液体是否还是原来的白醋。通过观察、记录、解释,发现这已经不是原来的白醋,是一种新的物质。 教学难点: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研讨,最终形成班级共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 小苏打水溶液、水、醋、小苏打。 小组活动材料: 黑色卡纸、小苏打、一小杯白醋、小苏打三小袋、白醋三小瓶、记录单。 【教学过程】———可选择(1)或(2) 【教学过程】(1)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6分钟 一、观察描述白醋和小苏打的特点 1.学生观察白醋与小苏打灯片:注意事项: (1)不用尝的方法 (2)闻的方法-- (每组桌上:一次性透明塑料杯装适量的白醋;黑色卡纸倒适量的小苏打) 2.交流白醋与小苏打的特点。 (学生通过看、闻、摸观察这两种物质的特点,发现白醋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酸酸的气味;小苏打是一种白色无气味的粉末。) 3.观察小苏打与白醋放在一起产生的现象。 4.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认识到小苏打的另一个特点是遇白醋产生气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