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13047

教科版(200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58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案,教科,2001,六年级,下册,科学
  • cover
六年级科学下册《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育科学-出卷网-《科学》六年级下册(2004年5月第1版)《环境和我们》单元中的第4课内容。本单元的核心理念是:“人类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类的活动与环境有密切关系”。本课是在学生对垃圾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发现 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为后面《污水和污水处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与老师、与同学很好地沟通交流,开展互动。课前指名让三四名学生上网查阅“有毒垃圾”的信息,要求其他同学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课本搜集整理“有毒垃圾”的信息,既发挥了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课本的优势,又弥补了这部分同学无法上网的不足。 设计理念: 1、基于学生的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垃圾的处理进行过一些原始的探究,积累了一些经验。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思考,使他们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更深入了解。 2、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引导学利用社会调查、查阅书籍、借助网络媒体等多方位的学习,并将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数量,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自然资源。 2、认识对垃圾分类、分装有利于垃圾回收利用。 3、了解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有用的肥料。 (二)过程与方法 1、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认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分类方法。 2、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和共同探究的精神。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理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 教学难点: 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了解垃圾利用的知识,认识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数量,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自然资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学习单。(P76、P77页表格) 2、多媒体课件 3、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调查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者,也可以上网查资料或利用学校图书馆、图书角、课处书等渠道,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教师和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布置学生上网查询有关有毒垃圾的信息,或利用学校图书馆,图书角,课外书等渠道获得毒垃圾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变废为宝的图片)同学们,瞧!漂亮吗?它们是什么做成的?(学生发言后,得出:是的,它们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做成的。) 师:想不到小小创意,马上就能点石成金,变废为宝,不仅为生活增添情趣,还能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切切实实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并且节省了大量的自然资源, (课件再出示:一些“堆积如山”的垃圾画面) 师:现在呢 你有什么感觉?(生回答)切实,有许多物品,由于缺少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不得不将它们废弃,难道这部分垃圾就真的没用了吗?(可能有学生会想到:可以回收利用) 师:很好!那么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么回收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