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36576

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 4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日期:2024-06-2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324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 cover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 音乐 设计者 章节名称 4.1. 外婆的澎湖湾 学时 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3-6年级学段:(一)1、3、4、5、;(二)1、2、3、4、5;(三)1、2、3、4。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能用恰当的情绪及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掌握歌曲中切分音节奏。过程和方法: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乐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学生特征 高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易受环境、氛围的影响,他们的形象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对抽象的知识难于掌握。但他们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有了一定的音乐表演基础和习惯, 学生对一拍切分音和附点节奏已经进行了学习,但是还不能准确的打出来和视唱出来。 对休止符,一字多音有了一定的经验。 学习 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4.1-14.1-24.1-34.1-3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歌曲创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澎湖湾的地理位置。正确掌握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等音乐知识。能用恰当的情绪及优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自选打击乐器用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1、让学生通过演唱、伴奏、律动舞蹈等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渲染歌曲情绪,增加歌曲的情趣。2、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乐感。使学生感受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使学生体会家的乐趣,家的温暖。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能用恰当的情绪及优美的声音,自信完整地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创设情境,欣赏歌曲原唱范唱,介绍创作背景,分析歌曲内容与情绪,运用听唱法、模唱法、教唱法帮助学生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歌曲中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等音乐知识。 在学唱环节,让学生跟琴模唱旋律,讲解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演唱方法,带领学生反复练习。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4.1-14.1-24.1-34.1-4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图片、音乐)课件(图片、文字、视频)电钢琴课件(图片、音乐、视频) 澎湖湾简介、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乐谱、难点节奏乐谱、歌曲原唱动画演奏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澎湖美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歌曲动画 A、D、G B、D、IB、D、EI A、GA、C、GJG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切分节奏。学生通过跟随音乐哼唱、做律动,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情绪。 解决学唱难点节奏,唱准旋律。使学生感受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5分10分5分5分 自制自制网上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 切分节奏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过程结构: 一、激情导入 是 二、聆听感受 三、学唱歌曲 四、实践体验、表现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