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72138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多彩的挂饰(表格式)

日期:2025-10-2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7680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美,北京,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cover
基本信息 学 科 美术 联系电话及邮箱 年 级 二下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民美术-出卷网- 第15课 学习领域/模块 设计·应用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立体纸造型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课程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运用各种媒材进行造型实践,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造型乐趣。 本单元中,第7课《新颖的小钟表》,认识钟表的外部结构,学习钟表的制作方法。对中标的外形进行设计 第13课的《不倒翁》,学会不倒翁设计和制作方法,底部制作、上部和下部的合力组合。第14课《看谁的风轮转得快》,了解风轮的科学原理,利用纸材和其他材料制作风轮,发现和改进设计中的不足。本单元教学围绕立体纸造型展开,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的素养及相关能力,进而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本单元通过为学生设置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对春节当中具有装饰作用和美好寓意的挂饰进行分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美好祝福的感受与理解,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能力。通过掌握纸造型的方法,加上已有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作,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能力。 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学习目标:(1)要了解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采用剪、撕、贴等方式进行简单的平面或立体组合,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大胆想象、通过细心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的活动的乐趣。 (2)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形式的区别。 单元重点: 学会立体纸造型的方法。单元难点:展示才华,追求“与众不同“学会创新。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春节—挂饰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与前面第7课的《新颖的小钟表》,第13课的《不倒翁》、第14课《看谁的风轮转得快》等课联系紧密,形成一个单元,都是利用立体纸造型的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美化环境与生活的课业内容。同时“它是继《花手套》《给瓶子穿彩衣》《小彩灯》等课之后,二年级下册《花衣服》《百变团花》等课之前的学习内容,在全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侧重利用纸材及身边可利用的材料,围绕着春节的目的和挂饰的作用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意精神。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关注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实际生活中体验挂饰美化生活的快乐,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春节是最有凝聚力的节日,它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挂饰是春节时常见的装饰用品,既美花了环境,又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而且寓意丰富 ,深受人们喜爱。在传统文化中挖掘核心素养中提出,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国人的道德品格,本节课重在通过亲手制作一件挂饰,表达对家人的美好祝福和生活的美好向往。孟子认为,将爱亲人的心推广出去,才能爱护别人甚至万物。在当前的学生品德教育中,培养年轻一代有爱心、会感恩、负责任以及热爱祖国等积极情感是很重要的。 学习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春节的历史和渊源、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装饰品方面,除了一年级学过的小彩灯、拉花,对挂饰的关注相对较少,希望孩子通过这节课,能够感受到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例如今天所学的,亲手制作一个挂饰,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