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2 水的净化 【设计思想】 课堂教学是师生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如何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满足学习的愿望,体验学习的乐趣,理解学习的意义,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本节课设计的宗旨。 从课的开始我通过鲁滨逊如何得到洁净的饮用水引入课题,很快地把学生的兴奋点指向水的净化方法上来。结合生活实际,比如用漏勺将煮熟的饺子从水中捞起、茶杯滤网过滤茶叶、淘米、用纱布过滤豆浆、水井的结构图等,让学生感悟如何将固体和液体分开。通过蔡伦造纸的视频,使学生了解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掌握了过滤的方法,从而体现学习化学的生活化和趣味化。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及教师的过滤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小组思考、讨论、合作和交流完成明矾的净水、过滤、活性炭的吸附等活动探究,了解过滤的原理,初步学会过滤的基本操作。然后就如何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气味等可溶性杂质,教师设计了一套简易活性炭净水器,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进而让学生认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从而了解市场一些净水器的原理。并告诉学生要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还需要投药消毒。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净化水的方法,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水处理的。最后布置学生利用家庭中的一些用品自制“简易净水器”,从而巩固和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沉淀、过滤、吸附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3、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1、过滤实验操作的原理。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教学流程示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展示最简单净水方法:静置沉淀 通过悬浮杂质不能自然沉降,完成活动探究一:明矾的净水作用 通过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完成活动探究二:过滤的操作 通过过滤不能除去滤液中的颜色和气味,完成活动探究三:活性炭的吸附实验 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课堂小结 小小设计师 练习反馈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课 1、陈述:通过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泥水,他是如何得到洁净的饮用水? 听课 从鲁滨逊如何得到洁净的饮用水引入新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2 水的净化 听课 3、分析:自然界的河水:不溶性的杂质:浑浊可溶性杂质:颜色、气味还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提问: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回答:浑浊是因为含有不溶性的杂质,可溶性杂质:颜色、气味 二、水的净化 1、引导观察:同学们,请注意观察,这杯污浊的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总结:把浑浊河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变得相对澄清,这种净水方法称为静置沉淀法。板书:一、净化水的方法1、沉淀法 (1)静置沉淀法 回答:烧杯底有些固体颗粒。上层水更清澈,下层水较污浊。 让学生观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分析:密度与水相近的悬浮杂质不能自然沉降。提问:怎样除去悬浮在水中的杂质? 回答:静置的时间长一些。(或加入净水的物质) 让学生观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陈述:可以在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明矾是如何净水的呢? 听课 增加学生对明矾净水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