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47928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四年级下册6.23.《小水滴的旅行》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849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五四,2017,四年级,下册,6.23.
  • cover
22.《小水滴的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知道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认识到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说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雾、云、雨、雪、露、霜等天气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对地球上的水循环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合作交流,培养集体观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科学利用水资源的观念,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 难 点】分析大通图,用规范的语言分析、概括出水循环的过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 结合前三课学习,说出云、雾、露、霜、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 教师准备: 水循环的大通图的放大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文字:假如我可以变成一滴水,我可以是黑海的波浪,终将驰骋于地中海;可以化为阿尔卑斯山的彩虹,驾着西风,变成西伯利亚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被老松树的根吸收。 教师提问:从中你能找出水有哪些形态吗?这些不同形态的水存在于哪里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播放不同形态、形式的水的图片。 [板书课题] 22.小水滴的旅行。 二、活动过程 1. 出示水循环图,假如你是小水滴,请结合图片描述自己是怎样旅行的? 我是小水滴,住在大海里。一天,太阳放射出万道金光,照得我们浑身暖烘烘的。不一会儿,我们的身体变轻了,慢慢地离开了大海,向空中飞去。飞呀飞呀,我们觉得有点冷了。三五成群,紧紧地抱在一起。一会儿,都变成了一颗颗很小很小的小水滴。风带着我们在空中飘来飘去,人们把我们叫做白云。过了好一会,我们想到大地上玩玩,刮起风来。这时,我们里面有些大胖子,冷得缩成一团,还来不及和我们告别就落下去了。有的落到了山上变成了冰雪,有的落到江河又回到大海,有的落到了田野滋润着禾苗,有的钻入泥土隐藏在地下玩起捉迷藏。最后,我们大伙排着队又流进了大海。 2.结合水滴旅行记,自己动手绘制一个简单的水滴旅行图。 完成在活动手册的“记录园地”中。 3.小水滴的旅行反映了水循环都在哪里进行循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补充,若再次讨论仍不能回答,教师解答,完善知识概念,并教会学生方法。 4. 总结: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的循环。 5.认识了水循环, 那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6.学生交流讨论。如果学生交流的都是有利的一面,教师要适时引导水循环还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例如“洪水淹没房屋”,引导学生来分析。 7. 师生总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既有对人们生活、生产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合理的利用水循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8. 完成活动手册“记录园地”水循环对我们生活的意义。重点关注一下是否全写的有利或全写的不利方面,要综合来完成。 三、拓展活动 1.刚才我们了解了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人类活动又对水循环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思考交流。 2.水是可再生资源(可更新),是不是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展示生活中的不合理做法导致出现的水资源短缺、污染等现象的图片。 3.如何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学生交流。 4. 完成活动手册“拓展探究”。 四、总结升华 我们通过对水资源的学习,明白了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过度使用也会出现短缺、污染等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各种资源。 请同学们从身边做起,形成热爱家乡、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板书设计】 22.小水滴的旅行 水 节约用水 循 爱护家园 环 (贴学生画的水循环图) 【记录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