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49277

三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3课画多边形(说课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32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年级,一册,信息技术,13课,多边形,教案
  • cover
画多边形 说课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多边形”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运用“多边形”工具作多边形。 (2)了解“多边形”工具使用中的一些规律和注意事项 (3)使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工具组合画出图形。 (二)能力目标 (1)能在教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完成项目既定的操作目标。在画多边形的过程中领会操作方法,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2)让学生掌握 “多边形”工具的操作方法,了解“镂空多边形”的规律利用多种工具组合来实现图形制作以及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思维创新及互助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赏识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 让学生在竞赛中激励,在展示中自信,在互助中成长。让他们在“谜语”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在“show time”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童谣”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新知、巩固旧知的喜悦;在“诱惑”下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画多边形”又是“画图”单元中的难点。本节课的内容仿佛沿袭了之前的使用方法但又异于从前。“画多边形”是画图工具使用的基础之一,是学生学习画图软件的重要一环。是前面所授知识的延续,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多边形工具”的基本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坚持快速记忆、总结规律、精讲多练的原则。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用信息的方法来操作 “多边形”工具,用美术的视角来探究“多边形”工具,掌握“多边形”工具的基本操作。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信息的美术观和创新操作的意识。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猜想、去讨论、去动手去实践。从而有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操作方法和良好实践习惯,形成初步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基于上述几点,我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时,重点放在方法的讲解上,让学生在自己的需求下,结合任务驱动来完成各项任务,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二)、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与抽象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未知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但在信息教学的过程我发现学生还是有其规律可循。 1、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直观的信息能引起兴趣;生动的故事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的色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朗朗上口的童谣更便于学生记忆。 2、学生有自己的认识空间:儿童特色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评价中发表独到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现模仿到创造的飞跃。 3、方法学习占主导: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不仅仅是工具的学习,更要总结使用规律。尤其是低年级,正确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我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心,有许多孩子总是在等待一些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画多边形”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画图”工具的使用。此时的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下: (1)了解了画图界面 学会了启动、保存和退出画图的方法。 (2)掌握了直线工具、矩形工具、椭圆工具等。 (3)认识了“颜色提取器”、“填充”“前景色、背景色”等色彩工具。 学生可以可以综合使用已学习过的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本课“多边形”工具与之前工具的操作差异也必将成为本课学习的最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用多边形工具绘制多边形。 教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