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唐诗》 【课 型】唱歌综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花城版教材第十册的十一课咏唱古诗词里的《读唐诗》。歌曲《读唐诗》为两段体结构,4/4拍,大调式。第一段由4个乐句组成。乐段旋律平稳,以级进为主。附点音符和反复记号的运用使歌曲第一乐段结尾处让人感觉清泉般的流畅。第二乐段也是由4个乐句组成。但整段旋律的音高由前一段的主音大跳上移六度,把歌曲的情绪迅速推向了高潮。全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寓意深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 1五年级学生学生已从具体想象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过度,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在唱歌时应注意嗓音的保护。 2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对中国唐诗有一定的积累,对音乐的形式和体裁了解的更丰富。从低年级就有吟唱古诗词《咏鹅》,《画》,《悯农》等等音乐做基础。 【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聆听、演唱歌曲,感受音乐旋律的美,在教唱过程中也注重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因此,根据高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是采用读唐诗、唱唐歌、用乐器伴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和歌曲的完美结合带来的美感。 《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四条就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通过读诗和颂唱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歌曲中音乐与诗歌相融合的美,并对“咏唱古诗词”这一形式产生兴趣。 2、掌握附点音符和倚音的演唱。 3、能用优美的声音,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读唐诗》。 4、能用伴奏乐器感受并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感受音乐与古诗词的完美结合。 【教学难点】 准确的演唱歌曲中的不同房子的旋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钢琴 3 古筝4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读 唐 诗 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诵读唐诗。(播放《读唐诗》的伴奏音乐)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唐诗。 为学生创造读唐诗氛围。 唱 唐 歌 聆听,初次感受音乐。 1、教师用古筝弹唱《读唐诗》并请同学们找出音乐中写了哪几首唐诗。 二、歌曲学唱 1、听音乐,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A部分四拍子强弱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按节奏读A部分歌词。 3、教师指导学生用“lu”哼唱A部分旋律。 4、师生接龙唱A部分旋律,讲倚音的唱法。 5、指导学生唱A部分歌词。 学生聆听教师的古筝弹唱,请同学们找出音乐中写了哪几首唐诗。 1、听音乐,学生和教师一起感受A部分四拍 2、学生按节奏读A部分歌词。 3、学生用“lu”哼唱A部分旋律. 4学生和教师接龙唱A部分旋律。 5、学生唱A部分歌词 培养学生专注力,带着问题听歌曲。 感受A部分四拍子强弱规律。 帮学生解决附点音符和8拍子的难点。 获得歌唱高位置共鸣. 帮助学生唱会倚音的地方和1房子和2房子不一样的旋律。 帮学生熟悉歌词。 学生熟悉歌词 6、教师指导学生逐句演唱一次A部分旋律,处理A部分歌曲,指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辅助处理歌曲。 7教师指导学生完整的演唱一次A部分歌曲并指导学生敲三角铁和古筝伴奏。 8教师指导学生听一次B部分旋律。 问题:B部分旋律和A部分情绪有什么不同? 9、教师指导学生唱B部分的难点。 10、教师指导学生完整唱一次B部分旋律,用肢体动作辅助学生处理歌曲。 11、教师范唱,学生分辨B部分2房子的旋律和结束句的不同。并简单讲解演唱顺序。 12、教师指导学生完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