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画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的脸谱、服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戏曲人物的造型细节美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临摹、写生或创作。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应会:学习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砂纸,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画戏曲人物》 二、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