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3 频数直方图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统计图的特点: 2014年2月份在某市人民医院出生的 20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下(单位kg): 4.7, 2.9, 3.2, 3.5 3.6, 4.8, 4.3, 3.6 3.8, 3.4, 3.4, 3.5 2.8, 3.3, 4.0, 4.5 3.6, 3.5, 3.7, 3.7 某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份新生婴儿体重频数分布表 7 组别(kg) 划记 频数 2.75—3.15 2 3.15—3.55 3.55—3.95 6 3.95—4.35 2 4.35—4.75 2 4.75—5.15 1 正 正 思考: 频数分布表可以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那么还有没有其它方式能更直接、更形象的反映数据分布的情况呢? 某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 份新生婴儿体重 频数直方图 1 2 3 4 5 6 7 0 8 频数(人) 体重(Kg) 2.75 3.15 3.55 3.95 4.35 4.75 5.15 3.35 2.95 4.95 3.75 4.15 4.55 组中值 在得到了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我们还常常需要用统计图把它直观地表现出来.根据频数的分布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叫做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也简称直方图. 边界值 组中值 例: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 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 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这就是频数分布表 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学生出现的频数,填入表 (1) 计算极差 :95-53=42(分) (2) 决定组距与组数. 极差/组距=42/10=4.2 数据分成5组. (3) 决定分点. 49.5~59.5, 59.5~69.5, …89.5~99.5 (4)列频数分布表. 分数段 人数 49.5~59.5 2 59.5~69.5 9 69.5~79.5 10 79.5~89.5 14 89.5~99.5 5 画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横轴表示各组数据,纵轴表示频数, 该组内的频数为高,画出一个矩形.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 的频数分布表: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9.5分到8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多,90分以上的同学较少,不及格的学生数最少.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频数直方图: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频数直方图: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 的频数分布表: 分数段 人数 49.5~59.5 2 59.5~69.5 9 69.5~79.5 10 79.5~89.5 14 89.5~99.5 5 注意:一般情况(1)可以由组距来求组数;(2)当数据个数小于40时,组数为5-8组;当数据个数40—100个时,组数为7-10组. 归纳绘直方图的方法: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两端加上箭头.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的大小情况,确定单位长度的多少,再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名数量. 条形图各矩形间有空隙, 直方图各矩形间无空隙 直方图的横轴数据是连续的,小组的位置是固定的,而条形图不是 条形图直方图的区别 抽查20名学生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 请制作上述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81 73 77 79 80 78 85 80 68 90 80 89 82 81 84 72 83 77 79 75 组别(次) 组中值(次) 频 数 67.5~72.5 70 2 72.5~77.5 75 4 77.5~82.5 80 9 82.5~87.5 85 3 87.5~92.5 90 2 解:(1)列频数分布表: 20名学生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频数分布表 (2)分别以横轴上每组别两边界点为端点的线段为底边,作高为相应频数的矩形,就得到所求的频数直方图,如图: 0 2 4 6 8 10 12 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的频数直方图 频数(人) 65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