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 八 年级 语文 教案 20 13 年 月 日 课 题 《 过零丁洋》 课时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班级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能力 目标 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 方法 讲练结合美读法。 课前 准备 查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纲 目 导学环节 教法步骤 导 学 内 容 附注 (效果如何,或今后要注意的事项。) 课 前 准 备 课件引领 有助成功 有课件 效果较好 学案导学 一路顺风 有学案 实用 课前热身 说唱都行 三分钟演讲《纪律与学习》 背诵班级誓词 课前一首诗 培养兴趣 检查作业 落实命令 落实 师生互动 一、 导入新课,示题示标。 1、 导入新课 随机新颖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让学生明白本科所学 2、 示题板题 交代内容 随堂口述 板书课题及作者 3、 示标读标 通俗易懂 出示目标 见课件 学生读标学生集体读标 二、 探究体验,体会生成。 1、 探究展示 初步体验 ①安排任务 具体分明 以小组为单位,分项解决字词,作者,课文内容的疏通 读准节奏 目标明确 ②自主探究 先尽本能 见导学案 体会 理解 展示 交流 欣赏 朗读指导 ③合作探究 答案初成 教学目标: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美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预习要求: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二、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