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90033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3.1分子和原子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44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五四,八年级,化学,分子,原子
  • cover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析:这是两条认知性学习目标,达到的水平为认识和知道。学习内容为物质的微粒性和用微观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在前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学生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加之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的关键 。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实例,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认识分子的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实例学生学会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教具 课件及相关实验仪器 流程 引入:大家每天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场景,放学回家打开门就知道妈妈今天做了什么菜,拿一块糖扔水里,糖消失了,水却有了甜味,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今天的学习将我们带入了微观世界,解释了其中的奥秘。板书:分子和原子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冷水和热水)提问: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说明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生: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师:看来大家已经提前预习过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经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现在我们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但能够看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而且还能移动原子。展示一些图片,这些图片证明分子原子虽然看不见但是是真实存在的(生答)生:观看多媒体并读。提问:分子和原子是大还是小?展示:小。师:找生归纳分子的第一条性质。展示:分子小但真实存在。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分子的性质。进行实验: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汇报展示:填写课件表格,说现象和结论(现象不全其他同学补全)师:进行提示和指导学生书上记忆知识点。生:归纳分子和原子的第二条性质:分子和原子在不断运动,联想之前实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师:让学生举出一些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例子。闻到花香,酒香,水果香(凡是闻到味道的都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辣椒炒熟了辣味大厕所夏天味道大师:我们已经得出两条分子和原子的性质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分子的性质师:数学中我们知道一加一等于二,那50加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