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2607

《如梦令》课件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9418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如梦令,课件
  • cover
课件14张PPT。如梦令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如梦令》就是词牌名。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学者。她早年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诗词多表现哀伤。她的作品被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漱玉”二字反映李清照作品的风格:口吐珠玑,如清泉翠玉,剔透玲珑,晶莹秀丽。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 溪亭: 日暮: 沉醉: 归路: 兴尽: 时常记起。小溪边的凉亭。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大醉。回来的路。尽了兴致。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n)溪,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的失误。“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争渡,争渡。  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惊动一群水鸟,都飞起来了。(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事吗?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5)为什么会误入?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词人的一次郊游 不是,“常记” 夏天,“藕花深处” 不是,“争渡”“沉醉”有趣,值得回味 常 记地点:溪亭时间:日暮事件:醉归情节: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景致: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白鹭 晚霞诗情画意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手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1.“试问卷帘人”一句中谁在问?问什么?卷帘人如何回答的? 2.你能从“绿肥红瘦”一句中体会出词人对枯萎消瘦的海棠花抱有什么样的感情? 3.请你给我们描述词中所表现的情景。 4.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