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546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纲要课件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0662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纲要,课件
  • cover
课件102张PPT。感谢各位的光临新课程 新高考 新思维 新策略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举要2011高考的背景 全面实施新课程高考的客观要求对新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 对大纲高考的承继和发展 和其它课标省份的接轨 2004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率先实行新课标2005年江苏加入新课标2006年浙江、安徽、福建、天津、辽宁加入新课标2007年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加入新课标2008年新疆、山西、江西、河南加入新课标2009年内蒙古、河北、湖北、云南加入新课标2010年青海、西藏、四川、贵州、甘肃、重庆加入新课标原计划2011年广西加入新课标,现在有所变化 上海单独实行“二期课改”,作为全国课程改革试点地区.至此,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将全部实行新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实施2011高考的依据 理论参照 1、课程标准 2、新课标考试大纲(2010年考试大纲) 3、教材(考试范围) 事实参照 三年来的16套课改区试卷。 课程性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确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新课程 课程的设计必修选修系列积累 整合感 受 鉴 赏思 考 领 悟应 用 拓 展发现 创新基础层提高层发展层课程目标 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关系密切 同中存异 (一)普适性和选拔性的不同。 新课标教学是普适性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多样性和选择性,但考试要体现区分度,体现选拔性,必须照顾大多数,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是统一考试天然的缺陷。 (二)过程结果的侧重不同。 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进而举一反三。但考试可以不考虑这个过程,只看最终获取的知识及所掌握的能力。教学可能是十年,考试也就是2个多小时。新课标和新大纲的关系 (三) 选修什么,考什么,关系不大,又很大。 新大纲的选考模块原则上对应新课标教学的选修模块,选考内容基本上在选修的范围内,但选修与选考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有些内容虽是选修,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话,也列入必考范围。 (四)大圆和小圆的关系。 新课标新大纲考试说明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五个必修模块与选修课程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中的部分内容,共同组成: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选考范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从两类文本中选择其中一类的内容作答。山西省教育厅公布的2011年考试范围1、题型结构将大幅改变 2、将新增探究题型 3、将新增选考内容。 一组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考查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考查的体裁以小说、散文为主,强调对文本的审美性阅读 。 一组为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是阅读评价实用类文本 。强调对文本的理性的解读 。2011年高考的几个“必然”2011年高考的几个“或然”1、名著导读或会考查? 2、新增“文化经典阅读题”? 3、“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可能出现在试题中。(仿写) 4、语言运用题出现“时文评述题”? (10年第16题已见端倪)全国新课标卷的稳定和创新试卷结构的稳定 选材的高度一致 设题模式的固定 相对“ 保守”,基于继承和照顾全方位的考虑文学类文本的轮考 语用题的求新 作文表述的变化 备考原则精研考纲 熟悉考题 守常适变 重点突破 明确弱项 合理取舍考纲表述的变化在选材设题上的体现新课标考纲: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大纲考纲: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