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96599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28769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导 入 南宋是一个盛产爱国文人的时代。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 --辛弃疾《永遇乐》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六州歌头》 导入 导 入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病起书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矢志抗金,忧国忧民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 1、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2、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比较阅读,探究《临安春雨初霁》与《书愤》这两首诗 学习目标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出生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内心。 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陆游(1125—1210)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 作品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春天,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 宋室南迁,定都于此,升杭州为临安府,称为“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 ①寓有“君临即安”之意; ②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liú]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 ③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临 雨 初 霁 春 安 解读题目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bó zhāo hánɡ 临安春雨初霁 初读诗歌———品诗韵 首 联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味(做官)薄———直道穷(正直的处世态度行不通) 谁令?———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既是重新起用,应是老骥伏枥,为何有此语? 全文感知 首联:提挈全诗,奠定抑郁惆怅的感情基调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又有什么意思呢!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 讽喻 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是否合乎情理? 显得不合乎情理,对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联系背景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颔 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一夜———暗示诗人一夜未曾入睡。 深巷———达官贵人多居深巷,忘却亡国之危。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   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