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6540

4.1《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442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望海潮 学习目标 一、了解宋词的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赏析词作,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词中点染、铺陈等表现手法。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处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妓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47岁时才考取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长调慢词”对宋词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一词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他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亲身体验。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为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在歌伎中传唱,很快让孙何听到了。孙何极为欣赏,问及词作者,得知原来是故人,便亟请柳永前去赴宴。 问题导学一 朗读词作,疏通词意。思考:上下阕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杭州的面貌?突出了杭州的什么特点?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作为)东南地形关键、风景优美的去处,以及三吴的都会, 钱塘自古以来都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 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 江河就是天然的要塞,绵延无边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里充满了绫罗绸缎,争比奢华。 点拨精讲一 建筑精美 风光秀丽 人烟稠密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云树:绕 怒涛:卷 天堑:无涯 市井景观 列珠玑 盈罗绮 竞豪奢 上阕: 钱塘 繁华 宜居壮美富庶 上阕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杭州的面貌?突出了杭州的什么特点?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日我将画出这些美好景致,以便升职归朝时向人们扬夸。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都显得格外清新秀美, 这里既有秋天的桂子,也有夏季十里的荷花。 晴日里回荡着悠悠的羌笛,夜晚采菱的船只上传来渔歌, 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笑嘻嘻地说话。 一众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来听这吹箫击鼓,吟诗作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