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56429

第20课 小泥人--惠山泥人(教案)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49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泥人,20课,惠山,教案,苏少版,美术
  • cover
小泥人--惠山泥人 1教学设计想法及目标: 本课属“设计·应用”教学领域。在教学设计上,以无锡地区特有的惠山泥人为主线,整个教学主要由“欣赏和体验”、“传承和发展”二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欣赏和体验使学生了解惠山泥人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泥塑的欣赏和彩绘体验来激发学生对乡土美术的热爱之情; 第二部分通过借鉴惠山泥人的发展模式,引出惠山泥人的传承与继续开发。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传统美术的保护意识。 2课时:1-2课时 3教学重点: 侧重于对惠山泥人的欣赏和彩绘体验;并借助已有的成功经验,对惠山泥人这一乡土美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4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保持他们的创作热情。 5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阿福实物 学生彩绘工具材料 自制泥胚一个 6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打开传统的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民族与泥土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时的陶俑、苏美尔王朝的泥板文字、塞浦路斯的彩绘陶罐、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西汉马王堆出土的陶熏炉,还有唐三彩……等许许多多泥土制成的物品。 人类最早的玩具也是用泥土制作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泥土是最容易得到和加工的天然材料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惠山泥人大阿福一起去感受惠山泥趣、感受泥土的味道。 (板书惠山泥人) 引出课题惠山泥人 二、欣赏和体验 1.了解惠山泥人 教师介绍惠山泥人的取材与分类 师无锡有一句话说惠山有六多古迹多、寺庙多、祠堂多、香客多、游人多、(泥人多) 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家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大阿福,陪伴着我们的童年时光。有许多阿福就来自于这个惠山泥人厂的老厂房 问同学们知道惠山泥人是怎么制作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惠山泥人的制作流程取土、制胚、修胚、彩绘 公元1075年,北宋文学家苏轼途经无锡,曾写下“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诗句,意思是产自惠山的泥土就像糯米一样充满韧性。具有干而不裂,弯而不断的特性。 教师简单介绍粗货与细货的制作方法粗货压模成型、细货手工捏制 惠山泥人可以分为粗货和细货两类,这两类泥人在制作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粗货压模成型,可以批量生产。 细货手工捏制,主要表现戏曲人物,如隋唐演义中的秦琼卖马、三国中的群英会、三国中唱空城记的诸葛亮。 2. 学生欣赏并了解惠山泥人的分类粗货、细货 不管是粗货还是细货,最后一个制作步骤都是彩绘,惠山泥人讲究“三分捏,七分彩”。彩绘技艺在惠山泥人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师《蚕猫》这件作品的彩绘彩绘给你什么印象有什么特点(造型简率、彩绘手法自由随意) 学生 师《戏曲人物的脸部彩绘》这个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彩绘的表现力、造型与表情的完美结合) 学生 3.彩绘体验 师看到这样妙趣横生的中国民间彩塑,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来画一画阿福。 阿福的形象在无锡深入人心,它是什么样的表情和神态(曲眉笑眼)民间艺人在给阿福彩绘的时候,用的色彩有什么特点(鲜艳明丽) 彩绘的步骤,教师讲解并示范 ·底色 ·上彩 ·细节描绘 学生体验在自制泥胚上进行彩绘,彩绘时抓住“阿福”的特征。 根据学生彩绘情况,教师予以指导。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拍照后直接在屏幕展示。 三、传承和发展 传承与发展 师惠山泥人根植于民间,可是它的声誉却遍及世界,被誉为最富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艺术。如今,在惠山泥人厂的老厂址上,建起了中国泥人博物馆。它采用了日本建筑设计师隈研吾的方案。看着这样两张照片,不禁让我想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么缤纷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么缤纷和迷人,可是现在它们正在面临失传,受到漠视。看着它们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每一分钟,在深邃的民间,在田野里,在山坳间,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去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可以说,很多民间美术都面临后继无人,将要失传的窘境,如果将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