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6593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9科11份,(无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2036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试试题,答案,11份,9科,四川省,宜宾市
    宜宾市南溪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将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中) 1. 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B. 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C.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 某元素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 A.14 B. 15 C. 16 D.17 3.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错误的是( ) A. Li 、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 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4.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6个纵行 B. 除0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是主族元素 C. 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 D. 同主族上下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 5. 若把周期表原先主族、副族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B. 第10列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 第18列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全部是气体 D. 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6. 氟、氯、溴、碘四种元素,下列有关它们的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 单质的熔点和沸点依次升高 C. Cl2 可以从KI溶液中置换出I2 D. Br2 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 Cl2 7. 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 因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C. 熔、沸点大小:KNaOH>LiOH 8. 金属钫(Fr)在自然界的含量极少,是碱金属中最重的金属,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已知碱金属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 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 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 9.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反应堆爆炸,周围环境被检测出含有放射性的,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互为同位素 B. 与的质量数相同 C. 与是同一种核数 D. 与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78 10. 下列微粒半径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第IVA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 A. 它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B.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 它具有+2、+4价 D. 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12.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Na投入水中 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C.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D.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14. 关于铜锌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锌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锌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铜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 铜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5.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反应物的浓度 B. 反应物的温度 C. 反应物的性质 D. 使用催化剂 16. 某反应物的浓度是2.0 mol/L,经过4min后,它的浓度变为1.68 mol/L,则在这4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0.2 mol/(L*min) B. 0.1 mol/(L*min) C. 0.04 mol/(L*min) D. 0.08 mol/(L*min) 17. 反应:3W(g)+ 2X(g) = 4Y(g) +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 v(X)=3v(Z) C. 2v(X)=v(Y) D. 3v(W)=2v(X) 18.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含有化学键 B. 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