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7645

《七律长征》课件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150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律长征,课件
  • cover
课件37张PPT。七 律 长 征关于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1935 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我读《长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总纲 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绵延不断逶迤腾五岭突出奔腾气势 乌蒙磅礴 形容其巍峨高大 走突出它的疾驰状貌, 细浪泥丸 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代表 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金沙水拍云崖暖”: 形象地状写出了金沙江两岸悬崖高耸入云、江面水势奔腾激荡的景象,描写出红军巧渡金沙江时险恶而又神奇的情景。 “大渡桥横铁索寒”: 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暖: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更 喜”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