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音乐实践———《山村里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敲击节奏并进行节奏编创 ;2.双声部歌曲演唱 教学重点: 节奏的编创与双声部训练 教学难点: 准确的敲击并编创不同的节奏,双声部之间音色与节奏的配合。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鸟语花香,风景优美,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放村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在村庄里看到了什么? 生: 花,鸟,树,山泉… 师:看来大家的观察能力很强嘛,那我们刚刚是用什么来观察这些景物的? 生:眼睛。 师:平时我们都习惯用眼睛来观察事物,有时候,换一种方式去感受这个世界,你会有许多不同的发现。接下来,我们闭上双眼,用另一种方式欣赏一下美丽的山村景色吧。 好了,同学们,大家说一说,我们都听到了什么? 生:流水,风声,鸟鸣… 师:这说明,我们不仅仅可以用眼睛,同样也可以用耳朵来来欣赏这些景色。今天,老师就带着 大家走进声音的世界,用我们音乐上所熟悉的节奏,去演绎一个不一样的山村风光吧。 二.小小作曲家: 师出示五种节奏,引导学生分别敲击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能模仿一下这些景物吗:风声、泉水、羊蹄声、小草、羊鞭轻轻挥动、小鸟的叫声。 同学们都模仿的惟妙惟肖,接下来,我们就试着将刚刚的这些声音与我们之前打过的节奏联系在一起,编创出几段不同的节奏吧。 师出示编创后的节奏,带领学生正确敲击和演唱。 知识拓展:你还能找到山林里的其他声音吗?将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演奏出一首动听的山林之声吧。 三.小小歌唱家: 师:大家看,在村庄的小河里,游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我们大家快来数数吧。 (播放数鸭子歌曲) 师:歌曲里,我们听到了小鸭子的叫声了吗?找一找,小鸭子的叫声出现在哪个声部?(低声部)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欢快的歌曲吧。 1.请同学们视唱高声部曲谱,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随琴填词演唱高声部(注意前两小节要唱得有弹性,后四小节要唱得连贯。) 3.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同学们演唱高声部,老师演唱低声部。 4.学生视唱低声部歌谱,想一想:低声部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5.填词演唱低声部。 6.师生配合演唱。 7. 学生分成两个声部,随着伴奏填词演唱歌曲,注意两个声部声音和谐。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用眼睛欣赏到了村庄的美景,还学会用声音和节奏去模仿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美景。我们一起将美丽的风景用不同的方式变现出来,去热爱大自然,热爱你们的生活。 用音乐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引导出节奏的使用。 从最简单的节奏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节奏中找到大自然的声音,为随后的编创打下基础。 将已知节奏相组合,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双声部的演唱难点在于两个声部的配合,每个声部的旋律与节奏必须熟记,需要熟练演唱每一个声部。 板书 设计 《山村里的声音》———音乐实践课 1.音符名称及节拍 2.节奏型组合 3. 乐谱展示 教后 反思 音乐实践课是新课标中特色的一种课型,它不同于唱歌课与欣赏课,以唱或者听作为课程中的重难点,而是用编创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将音乐课上所学音乐知识与技巧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去寻找去发现去创作属于学生自己心中的音乐,不再是纸上谈兵。 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配合度高,兴趣浓厚。在老师的带领下,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并逐步学会使用不同的音乐素材进行编创。但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时间的分配上,节奏编创部分占的比例过大,导致第二部分双声部训练不够充分,学生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需改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