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5991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优质课件---7 诗三首-短歌行(共19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336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三首,PPT,19张,短歌,---7
  • cover
(课件网) 曹操 一、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评价:许劭、陈寿等;诗歌内容:) 二、创作背景: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预习:整体感知诗歌 要求: 1.给生字注拼音(写在课文中)。 2.结合注释理清文意,基本能翻译。 检查预习情况: 诗歌的主要内容: ① 人生苦短 ② 渴望贤才 ③ 统一天下 诗歌的主要内容: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诗人为何而忧?怎么表现忧的? 诗眼: 忧 第一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①设问开头,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酒→忧 忧功业未就, 光阴易逝。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消愁愁更愁—愁 红酥手,黄藤酒—无奈,愤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单的心情 酒文化: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 —豪放浪漫,激情澎湃。 葡萄美酒夜光杯 —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思考:忧人生短暂,作者借酒浇愁。那么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低沉的? 第二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的? ①用典。 ②兴。用“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思—求贤若渴 第三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 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 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迎———仰慕贤才 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并没有来,作者在此吐露的是求贤不得之忧。 这里的“忧”和上文(第一节)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第四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思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 ①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盼———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言志,歌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