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5993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优质课件---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共20张PPT)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4041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PPT,20张,芙蓉,涉江,三首
  • cover
(课件网)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4 1 2 3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多为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和士人宦途失意的悲叹。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wèi huán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③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⑧终老:终生。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1、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谁涉江? A.(男子)涉江采芙蓉 …… (男子)还顾望旧乡 …… B. (女子) 涉江采芙蓉 …… (男子)还顾望旧乡 …… 1、游子思乡怀人。 2、女子思夫。 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 问题探究 1、既然诗歌是写女子思念游子,那么为什么又写游子回望旧乡呢?这样想有什么作用? “还顾”两句是女子悬想对方的情形,通过想象游子思念自己,想念家乡,从而更深地表现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照应下文的“同心”。 对面落笔或落笔对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考:诗人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是从什么角度落笔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思考:诗人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 所谓“落笔对面”,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这样,就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形式上,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发挥想象,根据诗歌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5分钟完成) 要求: 1、想象合理 2、突出人物形象(外貌、神态、动作、细节等等) 3、语言生动,感情充沛(置身诗境) 4、注意画面的层次性(一定的写作顺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心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