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66063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广东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2178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历史,试卷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广东卷)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2022·广东)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秦朝的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要求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同时结合所学可知,选项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迁徙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所以商朝的统治范围未必到达内蒙古地区,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排除A项;选项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选择B项; 选项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不能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排除C项; D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可以说明秦朝军队使用了铁质兵器,但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注重考查史学研究方法,解题的前提是熟练掌握材料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绝对的逻辑关系,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2022·广东)“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灭亡与东汉的兴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的实际控制权到了国相的手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客观上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B项正确; 选项A,东汉中叶以后的这种现象不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排除A项; 选项C,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 选项D,“直接”一词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结合,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注意扣住材料的信息“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等,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2022·广东)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答案】D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如殿中、吏部、祠部等被细化规范并发展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 选项A,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尚书省下设六部,掌执行权,与决策权无关,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 选项B,三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