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2488371
教科版(2001)六年级下册3.4《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001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教科
,
2001
,
六年级
,
下册
,
日食和月食
,
教学设计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4课,让学生认识月球在天空中自西向东地围绕地球公转,从而产生了地球上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是学生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个有趣的天文现象。教材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不仅仅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还在于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来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都是因为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素材。“日食和月食”一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探索宇宙的兴趣;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本课《宇宙》单元中的第4课。在这之前: 知识点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转及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月相知识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简单的相互运动关系。本节知识结构如下: 操作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天体运动模拟实验的操作基础和思维方式及相应的宇宙空间联想能力,另外前3课“浅尝辄止”的学习和探究已经让学生对太阳系、宇宙更多知识和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本节课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成长的生发点。 本节学习:日食、月食虽已是学生听说过或个别观察过的天文现象,但对其具体深奥的内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所以要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呈现生活中真实、奇特的天文现象,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太阳被什么东西遮了”,再根据被遮的形状产生猜测“可能是被月亮或地球遮了”,再根据假设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设计模拟实验———宇宙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运动,运动到特定的位置产生什么样的现象,眼睛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六年级的学生大很容易判读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因此本课重在让学生设计实验自行获取证据来进行解释。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太阳被挡住时黑影的特点,模拟日、月食实验自己得到证据进行解释。利用课件,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得到证实、完善。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然后利用在对日食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去完全自主的探索月食的奥秘,用以巩固刚刚获得的方法和技能让课堂教学实验“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良好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科学探究目标 1.基于已获得的关于月球公转的认识和月球公转的模拟实验,继续通过模拟实验,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发现,月球公转能够发生日食和月食现象。 2.继续通过日食和月食模拟实验,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自己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研究和解释的问题。通过自主模拟实验来回答、解释自己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并利用月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去探究、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能根据日食和月食并不经常发生的事实,以及会出现不同种类日食和月食的事实,推断月球公转轨道的特点,初步构建月球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大单元教学】1.2光的传播路线 课时课件+素材(2025-02-06)
【大单元教学】1.1光从哪里来 课时课件+素材(2025-02-06)
【大单元教学】1.2光的传播路线 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教案(2025-02-06)
【大单元教学】1.1光从哪里来 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教案(2025-02-06)
《太阳、月球和地球》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2025-02-0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