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05841

7《人脑与电脑》课件(21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三单元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98418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第三,上册,模块,基础,语文
  • cover
(课件网) 身边的人工智能技术 ———戴君惕 人脑与电脑 1946年,在美国科学家艾克特和毛里利的指导下,第一架大型电子计算机问世了。人们从世界各地络绎不绝地来参观这个占地6个房间的面积,重30吨的庞然大物。这忒电子计算机叫作“埃尼阿克”,机内使用了1800个电子管,7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器和6000个续电器,造价为1亿美元。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比人算快20万倍,比当时最好的手摇计算机快1000倍。人们看到它轻而易举地计算着各种繁难的数学题,无不大为赞叹。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情况 问世时间———1946年 面积———占地6个房间 重量———30吨 电子管———1800个 电阻———7000个 电容器———10000个 继电器———6000个 造价———1亿美元 运算速度———5000次/秒 圆周率π的计算历史 1500年前,我国伟大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第7位; 1593年,法国数学家韦达计算到17位;德国鲁道夫算出35位; 1717年,英国夏普算出72位; 19世纪,威加、达斯、雷歇分别算到140、200、500位; 1873年,谢克斯花了15年的时间,求得小数点后707位; 埃尼阿克:70小时、2035位;发现谢克斯第五百几十位的错误,将其15年的努力一笔勾销。 “银河”巨型计算机 银河———巨型计算机,每秒10亿次运算,可以解决花费成千上万人一生才能计算的极为复杂问题。 普通电脑:运算速度大概在几十亿至几千亿之间; 中国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2570万亿次。 人脑———世界上最完善的“计算机”。— 重量1500克; 体积1500毫升; 能量2.5瓦; 140-150亿细胞; 很强的记忆力; 善于思考。 “记忆”和“思考”远不及人脑; 可靠性比人脑差; 缺乏创新思维。 vs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但它“衰老”得很快。1955年,这台每秒只能运算5000次的巨人就被停止使用了。到1957年,12岁的“埃尼阿克”已被人们拆得七零八落,正式进入了坟墓。但它的子孙却一代胜过一代,在地球上迅速地繁衍起来。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 出现时间 主要元件 特点 第一代 1946年 电子管 体积大,能量高。运算较快 第二代 1956年 晶体管 体积较小,性能较好,效率和寿命高 第三代 约1958年 集成电路 体积更小,性能更好 第四代 1975年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 运算极快,体积小,耗能小,性能极高(微电脑) 第五代 1978年后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微型化方面可与生物脑媲美 第六、七代 将来 生物集成电路等 可逼真地模仿人脑(研制中) 生物电子计算机 利用DNA分子技术运算 模仿人脑的机制,具有可思维性。 2003年,美国,世界首台可玩游戏的互动式DNA计算机问世。 机械手或操作器:模拟人手功能的技术装置。在宇宙空间、深海、燃烧室、放射室、核反应堆等对人体有危害的区域广泛应用。 机器人的发展史 遥控操作器:带有人造眼。可在各种危险区域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 机器人的发展史 2016年,机器人阿尔法狗击败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 2017年,DOTA2的世界级顶级玩家败给———来自OpenAI的机器人 作者认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你认为呢? 思考讨论 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说明方法 1.这台计算机叫作“埃尼阿克”,机内使用了1800个电子管,7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器和6000个继电器,造价1亿美元。 2.从这以后,许多数学家耗费了大量精力来计算更精确的π值。1593年,法国数学家伟达把π值计算到17位小数。 3.电子计算机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运算速度方面,它有着人类无法相比的优越性。 4.DNA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