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34262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7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中,地理,人教,必修,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 cover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季风水田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形成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和区位条件。 难点: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袁隆平的图片,并辅以谚语: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图片上这位农民打扮的人就是袁隆平,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西方,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杂交水稻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并且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那这些水稻都种植在哪些地方?又有哪些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季风水田农业,进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回顾上节课的农业区位因素。 问题: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科技以及交通运输等。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师展示亚洲的水稻分布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找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问题: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哪些地区? (2)季风水田农业都分布在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区? (3)季风水田农业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气候类型所在的区域? (4)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总结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 有利区位条件: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教师总结: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 (2)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3)主要原因是:①夏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③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4)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流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教师活动:呈现亚洲的人口分布图,亚洲水稻种植历史的资料卡,引导学生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学生活动:探究总结得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区位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3.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教师活动:根据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我们一起想想,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哪些特点呢?根据多媒体上有一些数据和图片进行分析。 图一,在我国南方某地区,一家好几口人只有不到一公顷的耕地,而美国一个小农场就有十几公顷的土地。 图二,小麦,玉米,水稻的单产量对比,水稻单产量最高,一家人一年的收成中三分之二的稻米用来自己吃,只有余下的三分之一拿到市场出售。 图三,耕地普遍依靠耕牛,多户人家共用一台电动脱粒机。 图四,水旱灾害发生时,经济损失严重。 问题: (1)根据图中案例,将季风水田农业单产和商品率其他农业地域类型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商品率较低) (2)通过展示洪涝灾害的图片,说明季风的不稳定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影响?(洪涝灾害影响大) (3)通过观察图三,思考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是怎样的?(机械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