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36397

【新课标】人教版五上第一课第3课时《新疆舞曲第二号》教案

日期:2024-12-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226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课标,人教,一课,3课时,新疆舞曲第二号,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 课题 《新疆舞曲第二号》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由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钢琴独奏作品《新疆舞曲第二号》是中国20世纪50、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该作品创作于1955年,以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歌素材为创作基础,表现了20世纪50年代新疆各族人民热情洋溢的情感和载歌载舞的生活场景。作品结构为再现三部曲式,具有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特征的典型节奏型贯穿始终,充分展示了作品的音乐风格。第一部分是热情洋溢的舞蹈,单二部曲式,A部分的三个乐句均由“顶真”格律写成,并有一次附加八度的反复。B是A部分旋律的延伸,并用大小调式的交替方式表现了绚丽多姿的舞蹈场面。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音乐缓慢而抒情,拍子变为6/8拍,使用了色彩性的转调和变和弦,使第二部分音乐的色彩性十分丰富。第三部分对第一部分作了紧缩再现,将全曲引向高潮,节奏热烈、织体密集,最后以饱满的新疆手鼓似的音型结束全曲。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艺术表现目标:熟悉《新疆舞曲第二号》旋律和所表现的内容,对乐谱中符号、记号的辨识和表现准确度高。创意实践目标: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在表达作品的情绪、情感及表现音乐意境和音乐形象等方面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会敲击节奏为乐曲伴奏。 文化理解目标:聆听音乐,对《新疆舞曲第二号》的体裁、形式、风格等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基本正确,描述与分析中能较清楚地表明它的特征;了解关注20世纪50年代新疆各族人民热情洋溢的情感和载歌载舞的生活场景。 重点 能够听辨出歌曲每一部分的旋律音调。 难点 掌握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让我们走进新疆。师:你了解新疆的文化、风景和特产吗?课件展示,介绍新疆新疆是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3.158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物产丰富,文化历史悠久。(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新疆的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展示图片板书课题:《新疆舞曲二号》 学生阅读课件,观察图片,讨论交流,了解新疆。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新疆地区。在学生心中建立这是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创作作品的概念。 讲授新课 介绍新疆音乐文化。拓展延伸:新疆音乐文化课件展示简单介绍新疆舞蹈新疆特色乐器:冬不拉、达甫亦师: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一首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播放音频,聆听整首歌曲。教师: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请同学们试试用手打出来歌曲的节奏。请同学们一起来拍拍节奏吧!跟随歌曲手拍节奏。复听音乐,分段欣赏师:复听歌曲,回答问题乐曲从它的节奏色彩来看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什么变化?(要求:闭眼,身体随音乐律动。当听到色彩明亮的音乐时双臂缓慢张开;当听到暗淡音乐时双臂收回插腰间身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手鼓节奏作为引子,并在这样的伴奏音型上奏出了欢乐的主题。拓展延伸:播放视频欣赏一段手鼓表演。第二部分:前面节奏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高亢、悠扬的歌声。后面恢复最开始的欢快活泼的节奏,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场景。尾声: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节奏中结束。作品介绍《新疆舞曲第二号》是根据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创作的钢琴曲,节奏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