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路花雨》教案 设计意图 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弘扬民族音乐、强调音乐实践的课程理念设计教学,以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和舞姿造型为抓手,带领学生感受乐韵和舞韵之美展开教学。 第一层:感受乐韵。抓住舞剧《丝路花雨》主题旋律这条主线,通过聆听、哼唱、肢体语言等方法感受古朴典雅的乐韵之美。 第二层:感受舞韵。抓住舞剧《丝路花雨》中《霓裳羽衣舞》和《琵琶舞》两舞段进行赏析,通过运用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提、沉、冲、靠表现内敛含蓄、三道弯S形的舞韵之美,体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了解古典舞相关知识和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三层:了解剧情。通过简介舞剧《丝路花雨》的剧情,了解舞剧的相关文化、艺术特点和首创“敦煌式”舞蹈,被称为“活的敦煌壁画”,展现唐乐舞三道弯舞姿特点,体现唐乐舞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 第四层:拓展升华。通过观看新版舞剧《丝路花雨》片段,探究中国舞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教材分析 中国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以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素材,讲述盛唐时期,画工神笔张和他的女儿英娘无意间救起了波斯商人伊努斯,三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揭示了中外人民友谊长存的主题,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盛况。 整部舞剧的舞蹈是以复活敦煌壁画舞姿造型为舞蹈语言进行创作的,通过运用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和舞姿身法表现内敛含蓄的舞韵之美,独创的以“S”形体态造型为美的敦煌舞,展现了三道弯S形舞韵之美。音乐是以我国古典音乐为基础,吸收了《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民族古曲韵味和调式特点,一长一短、一紧一松的附点节奏恰到好处的体现出古朴典雅的乐韵之美。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将敦煌壁画完美的复活在舞台上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赏析,感受民族舞剧古朴典雅的乐韵之美和内敛含蓄、三道弯S形的舞韵之美,能够对《丝路花雨》作品产生兴趣,并乐于了解中国舞剧作品自身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进而关注中国舞剧。 2.通过聆听、学唱、肢体语言、视频等手段,感受、表现作品的乐韵和舞韵。 3.了解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中的“提、沉、冲、靠”和舞姿身法“圆”的规律,体会内敛含蓄、三道弯S形的舞韵之美,体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增长中国古典舞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丝路花雨》古朴典雅的乐韵之美和内敛含蓄、三道弯S形的舞韵之美 教学难点 表现乐韵和舞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舞蹈片段,说出舞种。 2.聆听音乐主题,说出特点。 二、新课教授 (一)感受乐韵———舞剧《丝路花雨》主旋律赏析 (二)感受舞韵———舞剧《丝路花雨》舞段赏析 1.赏析《霓裳羽衣舞》慢板片段 2.赏析《霓裳羽衣舞》快板片段 3.赏析《琵琶舞》舞段 (三)了解剧情———舞剧《丝路花雨》内容简介 中国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共有六幕,以我国盛唐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女儿英娘父女的悲欢离合、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纯洁友谊。高度赞扬了中外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深厚友谊,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盛况。这部舞剧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东方的《天鹅湖》。 三、拓展升华———舞剧艺术价值的探究 1.赏新版舞剧《丝路花雨》片段,了解舞剧的艺术价值。 舞剧《丝路花雨》独创了以“S”形体态造型为美的敦煌舞,被称为“活的敦煌壁画”,它不仅展现了唐代三道弯的舞姿特点,更体现出唐乐舞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的融合精神。这部舞剧也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东方的《天鹅湖》。 这部舞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