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小调的风格和艺术特点,知道它的流行场所和结构形式。 二、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无锡景》,掌握歌曲的节奏和特点,并学习用方言演唱。 三、了解我国民歌的种类和特点,完成歌曲听辩活动。 教学重难点: 一、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记号的运用。 二、一字多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民歌的分类: 我国民歌的种类繁多,根据功能和演出场所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3类: 劳动号子(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在劳动中起着协调和指挥作用的民间歌曲。) 山歌(指在山间野外从事劳动时演唱的,抒发感情的民歌,节奏舒展自由,旋律高亢悠长。) 小调(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歌曲,旋律流畅细腻,婉转悦耳。)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小调 2.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小调介绍: PPT (小调流行地区比较广泛,而且各具特色,大家可以猜猜刚刚我们听过的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呢?对了,就是江南民歌,江苏民歌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欣赏《无锡景》(小组讨论回答) 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轻盈流畅,优美动听。 演唱形式:独唱 声音:娇甜软腻,婉转柔和。 (三)学习歌曲 1.学唱歌曲: (1)跟音乐模唱(LU) (2)练声:12356 65321 (3)跟琴唱歌谱,找出连音线,重点学唱。 (4)加入歌词,注意衬词,生成易错点(难点),反复学习。 (5)(板书)知识点:拍号2\4 强规律(学生找出歌曲的音乐元素) 出现的音乐记号都有哪些:颤音 倚音(边唱边教,学生模唱体验) 2.介绍歌曲:《无锡景》早在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和茉莉花一样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歌曲为五声调式,起承转合结构,属于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 五声调式:PPT 起承转合:在古诗中用到的比较多,那么在歌曲中我们来体会一下。(同学们边演唱边画旋律线) 我们演唱是用普通话来唱的,其实用方言演唱更有江南吴侬软语的味道,我们来体验一次吧。 听--学(PPT)--跟钢琴演唱第一段(同学们唱的很不错哦,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思维导图PPT (接下来让我来考考你们) 三、拓展 请同学们听辩下列民歌,完成你手中试题。(下课以后交给小组长。) 四、小结 江南音乐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山清水秀的地形孕育了秀丽柔美的江南音乐。我国的民歌种类繁多,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多去接近了解民间歌曲和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