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74835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2964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0,PPT,33张,课件,拿来主义,必修
  • cover
(课件网)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如今社会,面对来势汹汹的“韩潮”、美剧等大量外国文化的进入中国的形势,有专家就指出这是文化侵略,这回慢慢侵蚀青少年的心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拿来主义 鲁迅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鲁迅 (1881~1936) 杂文古已有之,到20世纪20-30年代,经过鲁迅的倡导和垂范,成为独立的文体。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杂文的特点: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短小犀利;幽默感和灵巧性;议论形象化。 关于杂文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关于且介亭 背 景 介 绍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背 景 介 绍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题旨) 自诩(xǔ) 残羹(gēng)冷炙(zhì) 冠冕(guān miǎn)堂皇 骨髓(suǐ) 吝啬(lìn sè) 蹩(bié) 孱头(càn) 礼尚往来:崇尚,重视. 自诩:自我夸耀. 譬如(pì):比如。 课文字词 你读了标题之后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读标题后,要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3、怎么拿来? 本文从哪里开始全面直接谈“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第七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闭 关 主 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大门被枪炮打破,碰了一串钉子 送古董, 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所以我们要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要旨) 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排外) 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媚外) 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降外) 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拿来主义 破 立 此段采用了先破后立(对比论证)的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