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 苏轼 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1 2 3 学习目标 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了解苏轼生平及其主要成就,了解文赋的形式特点,了解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 把握作者由乐转悲再到喜的情感经历,感受其乐观豁达的情怀。 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的方式阐述观点。 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骚赋:以楚辞为源头。 大赋(汉):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 小赋: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侧重于抒写个人心志、托物言志、咏物抒情、针砭现实。语言较大赋朴素。 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 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 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苏轼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文) 辛弃疾 苏辛(词) 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黄米蔡(书法) 才高八斗 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 北宋年间著名的文字狱,苏轼被抓进乌台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苏轼。结果苏轼被抓进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筑巢,又称乌台),被关4个月。在狱中受审时,受尽凌辱,最后屈打成招。由于多方营救,加上神宗本来很赏识苏轼的才华,才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司马光等人也受到贬斥和罚款。 仕途坎坷 被贬黄州期间,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鼻矶。这时他已年近半百,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7月15日和16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次遭贬至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继位后,遇赦北还,在常州病逝。 22岁中进士 26岁凤翔府签判 自请外调杭州 密州 徐 州 湖州 元丰三年黄州 元丰七年汝州 哲宗元年回京 自请外调杭州 颖州 扬州 定州 59岁惠州 62岁儋州 逝世常州 苏轼的仕途 一生足迹所至,有现在的四川眉山,河南的开封、临汝,山东密州,江苏的徐州、扬州、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