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71885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45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第三节 氧气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氧气的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 了解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并能对以学习的反应进行分类 4.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是他们掌握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5. 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对已知反应的共性的归纳总结中,初步建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本节只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氧气的性质,因此重点是对实验的分析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任务是展示试验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而学生主要是观察试验和分析实验,因此使用探究式教学,可给学生较大的思考、讨论空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 氧气的性质及现象 2.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突破 通过结合实际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分析实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而物理性质。对概念的讲解要通过现象,从分析的角度,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并剖析实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记忆并掌握的目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 教学用具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 ),其次是( ),还有( )和( )等,我们是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思考得出结论:氧气是看不见的。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确认目标】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指明重点 【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①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解释说明: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回答:①无色、气体,②无味,③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回答:靠氧气。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投影】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3.不易溶于水。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强化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一[P36(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做课堂练习一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化学性质(问题):“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实验相关资料中,展示了氧气的一条性质?总结:(1)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性) 回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展示视频】硫在氧气中燃烧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氧气中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在做这个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加少量的水。目的?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反应表达式。 观察并描述现象1.发出淡蓝色火焰。2.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吸收二氧化硫。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进行环保教育。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氧气瓶中。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瓶底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什么?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