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94413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4.5.2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55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形成,格式,教案,排出,科版,汗液
  • cover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②说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对人体的意义。(重点) 2.能力目标 注重引导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注重生活中要讲卫生,常洗澡、勤换衣,让皮肤保持清洁。加强小组交流互助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皮肤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先通过学习教材,然后重点讲解,理解记忆,使学生理解区分表皮和真皮,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观察汗腺的结构入手,在了解汗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为了把微观的内容变得形象和直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制作动态课件,也可以用相关的视频,以便学生观察、体会和描述。同时,在课件中还应体现出温度对汗液分泌的影响,即环境温度升高时,汗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液排出量也增多,当环境温度低时则相反。从而加深学生对皮肤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理解。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逐步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测和总结能力。 可以采用观察归纳、讨论探究,分析比较、综合运用等方法,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会学生从资料、图像和动画视频过程中捕捉信息,充分利用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运用已有知识来获取新知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新鲜猪皮、一次性塑料手套、放大镜。 2.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皮肤的问题以及卫生保健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课件展示)以农民、运动员、父母辛勤的汗水图片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观看课件)思考,感悟,疑问 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进入学习,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激起求知欲望。 新授:皮肤的结构 探究一:皮肤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说起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许多同学都会想到皮肤。关于皮肤,同学们都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课前老师已将大家的问题进行了汇总,谁能尝试解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许多细菌而不腐烂?2、皮肤受伤后,过一段时间伤口就愈合了,这与皮肤的哪个结构有关?3、“一针见血”,这一针扎到了皮肤的哪一层?为什么手被针扎破了我们会感到疼?4、为什么当物体划伤后,有的伤口流血,有的伤口不会流血呢?5、刚洗过脸后,皮肤有干、紧绷的感觉,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消失?为什么头发几天不洗会变的很油?课件展示“皮肤的结构示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去寻求答案。利用课件简单讲解“皮肤的结构”。创设情境验证推测: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分别揉、撕猪皮和白纸,体会真皮的弹性与韧性,并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大显身手:指名学生回答问题(课件展示)活学活用:课件展示课前提出的疑问并逐一释疑。 课前,用小卡片写下自己感兴趣、疑惑的关于皮肤方面的问题。全班内讨论交流,引发认知冲突,寻求解决途径。带着问题观察“皮肤的结构示意图”并独立学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解决部分问题。学生演示撕、拉、切割一块新鲜的猪皮,还可配以捏皮肤、揉揉纸、用餐巾纸擦擦脸看是否有油等活动来体验皮肤的各种结构和功能。课前提出的疑问学生逐一释疑。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及学生的疑问展开教学,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起点、学情,有助于互动性资源的生成。有明确指向性、目的性的观察和思考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解释生活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