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内容: 发现与创造 三维教学目标: (1)在寻找、发现材料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设计制作成生活物品(装饰品)。 (2)选择恰当的制作方法,在保留原材料自身美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3)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 1、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像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2、在寻找、发现材料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设计制作成生活物品(装饰品)。 教学难点: 1、选择恰当的制作方法,在保留原材料自身美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2、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如何根据制作用品的需要寻找、发现合适的材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各种材料,如:各种纸材、饮料瓶、包装袋等。 所需相应的工具,如:剪刀、小刀、胶水、双面胶等与材料相应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生活中有序多度旧材料,让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图片的物体是如何做成的,是用何种材料做成的,构思巧妙之处在哪里? 二、新授 : 让学生将之前收集的各种材料带到课堂。 (1)让学生触摸、观察材料,按不同的质地、质感等分类。 想一想:这些不同的质感、色彩、形状的材料给你哪些特殊的感觉? (2)想一想这些材料可以作成什么日用品,来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师结合课件或范例图形、图片讲解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的运用。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再次体会对材料的巧妙使用。 三、课堂练习: 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部分不被人关注的材料,启发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件生动有趣的作品。提示运用工具时应当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评: 将创作完成的作品向全体展示,并请小组中一位同学谈谈其创作过程。 五、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宣布下课。 板书设计: 变废为宝 课件图片 学生制作作品展示 优秀作品展示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