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22685

【新课标】五上语3.《桂花雨》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221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素养,答案,任务,学习,分层,核心
  • cover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新课标】五上语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3.桂花雨 一、单元阅读主题:万物有灵。 二、单元语文要素: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三、本课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思维能力: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文本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一.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一箩lú luó 杭州háng kàng 缠着cán chán 沉浸jìn jìng 糕饼bǐn bǐng 捡一袋 jiǎn jiě 盛开shèng chéng 新鲜xiān xiǎn 三、按要求填一填。 1.在文段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语段二讲的是 (不超过10个字)一个“ ”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 3.语段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摇花的期待之情 用“ ”画出来。 4.语段二中标有序号的两个句子,朗读时各应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第①句: 第②句: 5.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好香的雨”指的是 ,形象地点明了课题。“我”的话蕴含着 以及摇桂花时 、 的感情。 (2)作者用“ ”“ ”等动词以及欢快的叫喊声表现了自己摇桂花时的 ,也表达了 。画“ ”的部分应读出 、 的语气。 (3)请你也用几个动词写一句话来表现自己的某一种心情。 . . 6.写出你对语段中画“ ”句子的理解。 . .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使劲”的“劲”相同的是( )。 A.强劲 B.干劲 C.劲敌 D.劲舞 2.我知道“箩”“篓”“筐”等字都表示( ) A.木制的器具 B.陶瓷器具 C.竹子编的器具 D.铁制的器具 3.下列词语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是( )。 A.一目十行 B.香飘十里 C.花香四溢 D.倾盆大雨 4.“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句中“盛”的意思是( )。 A.兴盛,繁盛 B.盛大,隆重 C.深厚 D.普遍,广泛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浸:A.泡,使渗透。B.逐渐。C.液体渗入。 (1)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 (2)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 ) (3)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让我们的友情浸厚。( ) 6.“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句中“新鲜”的意思是( )。 A.没有变质。 B.没有枯萎。 C.(空气)经常流通。 D.(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拟人) B.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 C.他长得可真像他的爸爸。(比喻) 8.长大后,我( )走到哪里,( )不会忘记我的故乡。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无论……都…… D.虽然……但是…… 9.对语段三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桂花一年四季都香气浓郁,人们长年都能闻到。 C.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已不受四季的束缚,既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10.联系课文内容,选择正确选项的序号。 A.摇桂花 B.捡桂花 C.桂花香 D.桂花雨 E.赏桂花 《桂花雨》一文中,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