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88747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同步试卷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01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同步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 1.选择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鸟巢(cáo) 芦苇(wěi) 一瞬(shùn) B.睡眠(mián) 霸(bà)道 偷渡(dù) C.占(zhàn)据 麦穗(suì) 剪秋罗(nuò) 2.对《秋晚的江上》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的作者是刘大白。 B.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C.本诗的题材是现代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 D.“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 3.下列对《花牛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 B.诗歌写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四件趣事。 C.花牛在草地里做的趣事有压剪秋萝、霸占白云、甩小尾巴和做梦。 D.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花牛的同情和厌恶之情。 4.连一连。 花牛在草地里坐,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眠,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花牛在草地里走,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5.判断题。 (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作者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 (2)《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 (3)《秋晚的江上》描写了归鸟低飞、残阳斜照等景象,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景图。 6.查字典填空。 ①我们要查“巢”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我会用“巢”组词:    ②我们要查“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我会用“霸”组词:   。 7.课文整体梳理。 (1)《秋晚的江上》描写了一幅倦鸟    、斜阳    的画面。 (2)《花牛歌》中描写了    、   、    、   等景物。 (3)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 (4)花牛在草地里坐,   。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秋晚的江上》,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8.本首诗共有   小节。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   ) 瞬———(   ) 10.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1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2.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课内阅读。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3.诗歌中描写了   、   、   、   、   、   、   七种景物。 14.诗歌描写了花牛在草地上   、   、   、   的一系列行动。 15.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   和对   的追崇。 16.诗歌的作者是   ,他最有名的代表作是《   》。 课外阅读。 黄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17.根据前面提示的背景,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渴求。 18.第一节的五行描写黄鹂飞来,只两句是实写。一句是   ,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和动感;一句是   ,以瞬间之形写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刻画出黄鹂   而来   于树的神采。 19.第一节中第   句鲜活地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