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90237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唱歌 牧童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77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
  • cover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学过程 (牧童短笛) 一 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1师谈话:童年,是一个个美妙的梦;童年 ,是一支支动听的曲ujrh,是一串串雏鸟般的笑声;童年,是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诗。 2回忆旧知:以前,我们就学过一些表现儿童快乐生活的研讨,同学们还记得吗?出示《所见》《村居》,齐读。 3揭题: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牧童》。提示“牧”字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提。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唐代人.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那在吕岩笔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齐读课题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出示书中插图,想象古诗大意。 2 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首诗读三遍以上。 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评价:读通顺,流利)谁再读? 他读准了一个生字,生板书:蓑 强调字音不卷舌 分析字形 4 出示节奏,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三 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1 诗的意思搞清了吗?那老师要考考你:谁先来读这首诗?结:读得字正腔圆 有节奏 大家注意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是哪一个?生板书:铺 诗中为什么读pu :(多音字从字义上区分读音)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诗中指什么?(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 2你能根据第一小句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似乎浮现宽阔的原野)你能美美地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3 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生板书:弄 “弄”什么意思?(逗弄)“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 你从弄字体会出什么?(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结:刚才抓住一个”铺、弄”字去体会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小结出示:抓重点字 体会诗意 齐读 4 快乐的牧童边吹笛边嬉戏。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点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抬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悠远的牧童歌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安详的吃着草。。。。。或许。。。。谁能试着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这两小句诗?小结: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 5 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悦耳。 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可是牧童在哪里呢?出示:(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