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21999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修3-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37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343319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2022,转基因,ppt,37张,课件,安全性
  • cover
(课件网)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道德 课堂导入 1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诞生 导学 转基因的成果和安全性的争论;并能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克隆,设计试管婴儿、基因检测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做比较。; 识记生物武器的特点、局限性;并能说出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 科技以人为本,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就基因编辑的目的而言,研究者借助基因编辑技术实现防病抗病的动机是具有伦理正当性的,只不过在目前该技术尚未成熟与确定安全的背景下贸然将其用于医学临床得到不足够合法的伦理支撑。 2019年12月30号基因编辑婴儿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同其他2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最后,贺建奎被判有期徒刑3年,另外2名被告也被判处实刑。 前思:(7min)结合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课本第p33-41页,并注意勾、圈、画、点、记 。 后思:(8min)请学生快速的关注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准确、快速答题并认真记录疑惑。 思 阅读课本第87-90页,找出转基因的成果和安全性的争论;并能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阅读课本第91-95页,说出克隆,设计试管婴儿、基因检测的伦理道德问题;并能对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做比较。; 阅读课本第96-97页,识记生物武器的特点、局限性;并能说出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 2012年6月29日,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在中山医院诞生。该婴儿的父母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者,曾育有一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的女儿。为了救治患病女儿,该夫妇在中山医院通过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生下了一个不携带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且配型适合于患病姐姐的健康男婴,用他的脐带血帮助姐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试管婴儿应用了( )技术(答出两点)。 (2)人的设计试管胚胎,可在8一16个细胞阶段移植,并在植人前取胚胎的一个细胞进行某些基因检测:牛、羊一般要培养到( )时期,并取( )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3)该设计试管婴儿与患病姐姐的配型要相合,原因是( ) (4)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 );在培养液中加入( )(如牛黄酸)时,可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5)与本材料中“设计试管婴儿”相比,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不需要经过( )这一步骤。 议 议 1 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早期基因工程的发展史 评 1 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2.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1- ①目前对         、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②目的基因往往是        的基因。 ③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    的。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因素):在              三个方面存在激烈的争论。 基因的结构 异种生物 随机 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考点一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的原因 01 知识总结 (三)对安全性问题的争论【社会责任】 1.食物安全方面:可能合成毒蛋白、出现新的过敏原、改变食物 的营养成分等。 2.生物安全方面: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危害生物的多样性。 3.环境安全方面:有可能打破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造成二次污染或产生危害动植物和人类 的病原微生物。 知识总结 (四)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社会责任】 1.正视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要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制定法律法规,最大程度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1)克隆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